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476876
大小:21.8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4
《中风的8个先兆,提前预防能救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风的8个先兆,提前预防能救命! 脑中风(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急性疾病,它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也高,每个被它纠缠上的患者和家庭都苦不堪言。所以对我们来说,防比治更重要。而预防中风就要知道中风有哪些前兆,针对中风前兆采取相应的措施。下面这8个突然反常的身体现象,是中风的前兆! 1、突然头部眩晕,走路不稳(后循环中风)。 2、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 3、突然出现的黑朦,视物模糊。 4、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或者是与平时不同的头痛(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5、突然吐字不
2、清或口角歪斜、流口水。 6、突然不能讲话或者听不懂别人讲话(医学术语叫“失语”)。 7、突然身体软弱无力或活动不灵。 8、突然出现昏迷,喊不醒。前兆就像小中风,小中风是大地震前的预警,常常预示着大中风的来临,所以应尽快住院治疗,不可延误。 中风的最佳抢救时间是发病后6小时内,在此时间内接受及时正确治疗者极少遗留后遗症。所以一旦发病应及时送往医院,争取抢救时间。除了上面8个中风的前兆!人们必须加以重视预防之外,还必须克服对脑中风的认识误区,这些认识误区随时都有可能导致病情延误,甚至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误区一
3、:只有中老年人才会得中风! 澄清:年轻人已经成了中风的“后备军”! 虽然90%的中风都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但这并不能说明年轻人就与之“无缘”。 事实上,中风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青年人中风并不罕见,且近年来中风有“年轻化”的趋势。许多人仗着年轻,往往忽略了身体保健,平日生活压力大,社交活动多,大鱼大肉烟酒不断、熬夜上网等。还有很多人本身就有高危因素,如肥胖、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脂等,众多因素加持下,你早就不知不觉就成为了中风的“后备军”。 因此,要想不招惹中风,一定要先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
4、式! 误区二:中风发病突然,根本没法预防! 澄清:抓住最佳抢救时间,3/4的中风是可控的! 中风发病确实突然,但并非没有预兆,只是常常被人们忽视。如果能发现预警信号及时就医,3/4的中风是能被控制的。 误区三:降血压药—头晕就吃,没事就不吃! 澄清:吃药不能凭“感觉”,一定要规律服药。 一些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常常忘记或重复服药,或者跟着感觉走,有头晕或头痛就吃药,没有症状就不吃药,这会使血压忽高忽低,最终导致血管的不可逆损伤,引起中风的发生。 血压的控制不是吃几次降压药就能解决的,要进行系统治疗才
5、能维持血压平衡。此外,有高血压的老年人还要经常监测血压,避免用力过猛,尤其是夜间起床小便、低头、大便时,动作要轻,避免血压波动。 误区四:阿司匹林可防所有中风! 澄清:阿司匹林会增加出血倾向,服药需遵医嘱! 阿司匹林作为防治脑梗塞的“基石”,其作用不言而喻。但有些人过于迷信阿司匹林,认为只要常年服用就可以远离中风了。 这里特别提醒广大患者,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如果高血压控制不好,盲目服用阿司匹林反而增加了脑出血倾向(阿司匹林是抗栓药物,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还有一些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也应特别
6、注意。 误区五:中风患者就要静养! 澄清:中风后要尽早进行康复锻炼。 很多人认为中风后要静养,然后就让患者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其实,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恢复,严重时还可造成偏瘫肢体的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打个比方:最高司令部(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和小兵(肢体),偏瘫的肢体就像是失去了上级的小兵,没有方向没有动力,如果想要恢复功能就得重新和上级建立神经联系,这时就需要小兵努力锻炼,才能刺激神经通路恢复。因此,中风患者只要病情稳定,应尽可能早的进行康复运动锻炼。 误区六:以为预防中风,就得多运动
7、! 澄清:运动需有度,过度有危险! 许多老人坚持每天起大早锻炼身体,觉得这样能强身健体,锻炼身体虽是好事,但一定要因人因时而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的老人,身体的耐受力有限,早晨外界气温较低,血管舒缩弹性差,脑部供血比平卧时减少,如果再剧烈运动,血液趋向四肢肌肉,脑部供血会更少,这就容易发生中风。所以,老年人切忌运动过度,要“量力而行”。 误区七:“定期输液”可以防止中风发作! 澄清:不科学! 有些老年人,特别是曾经发生过中风的老人中流传着“定期输液以疏通血管预防中风”的说法。在他们看来每年要定
8、期输液2次,这样就可以“一劳永逸”防止中风发作了。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输液只是中风发生时的一种治疗方式,预防中风的关键还得靠平常控制危险因素,健康生活方式,规律口服药物。 最后,提醒广大患者:得了中风不可怕,预防复发是关键!“健康的生活方式、治疗基础疾病和预防用药”是预防中风的三大关键。大家只要走出误区,正确认识中风,控制高危因素,远离中风,我们可以! 特别提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