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旋翼陀螺效应和贝尔希拉控制

直升机旋翼陀螺效应和贝尔希拉控制

ID:39440093

大小:43.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03

直升机旋翼陀螺效应和贝尔希拉控制_第1页
直升机旋翼陀螺效应和贝尔希拉控制_第2页
直升机旋翼陀螺效应和贝尔希拉控制_第3页
直升机旋翼陀螺效应和贝尔希拉控制_第4页
直升机旋翼陀螺效应和贝尔希拉控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直升机旋翼陀螺效应和贝尔希拉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直升机旋翼的陀螺效应和贝尔希拉控制直升机旋翼的陀螺效应和贝尔希拉控制各位大虾,关于直升机旋翼的陀螺效应和贝尔希拉控制,我有一个疑问向大家请教。直升机的旋翼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大的陀螺,按照陀螺效应的原理,在陀螺系的旋转平面内平行于转轴施加一个离轴的力,该力对陀螺系的作用点将沿着旋转方向滞后90度作用于陀螺系。在模型直升机上,如果使用两叶桨,我们会用一个希拉小翼来控制直升机的飞行姿态。问题是:1、对于三翼或更多桨翼的直升机,在桨翼转速不超过600RPM时,会有陀螺效应发生吗?2、如有的话,是否意味着直升机向

2、前飞行时,最大桨距是在90度处(假定机头方向为0度)?3、对于共轴反桨直升机,由于上下桨翼的旋转方向相反,如果上下桨翼的最大桨距出现在同一点,由于陀螺效应,岂不是会发生作用力平衡的现象?终于找到答案了根据直升机的飞行原理可知,直升机的飞行控制是通过周期变距改变旋翼的桨盘锥体从而改变旋翼的总升力矢量来实现的,由于旋翼的气动输入(即周期变距)与旋翼的最大响应(即挥舞),其方位角相差90°,当旋翼在静止气流中旋转时,以纵向周期变距为例,上旋翼在90°时即前行桨叶处得到纵向周期变距输入,此时上旋翼为逆时针旋转,对

3、上旋翼来说将在180°时得到最大响应,即挥舞最大。而对下旋翼而言,上旋翼的前行桨叶方位处是下旋翼的后行桨叶方位,此时下旋翼为顺时针旋转,其桨叶前缘正好与上旋翼相反,对上旋翼的最大输入恰好是对下旋翼的最小输入,下旋翼将在0°处达到最小挥舞响应。而在下旋翼的前行桨叶处(上旋翼的后行桨叶)达到最大输入,在180°处达到最大挥舞。因此,上下旋翼在纵向周期变距的操纵下的挥舞平面是基本平行的。类似的在给出横向周期变距操纵后,在上下旋翼的方位角0°、180°处对上下旋翼均给出同样的操纵输入,但由于两旋翼的转向相反,翼剖

4、面的前后缘反向,因而,一个是最大输入对另一个是最小输入,两旋翼的最大响应和最小响应相差180°,其挥舞平面也是平行的。因此,共轴式直升机的上下旋翼的自动倾斜器是通过若干拉杆组成连杆机构,该机构使得上下旋翼的自动倾斜器始终保持平行。以下是我找到的全文,转给大家。[科普]共轴双旋翼直升机的技术特点及发展阴谋制造者 发帖于:空军论坛发布时间:2010-1-1421:29:32复制链接  收藏  查看原帖【共18条评论】【浏览1076IP】共轴双旋翼直升机具有绕同一理论轴线一正一反旋转的上下两副旋翼,由于转向相反

5、,两副旋翼产生的扭矩在航向不变的飞行状态下相互平衡,通过所谓的上下旋翼总距差动产生不平衡扭矩可实现航向操纵,共轴双旋翼在直升机的飞行中,既是升力面又是纵横向和航向的操纵面。共轴双旋翼直升机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它与传统的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20世纪40年代初,这种构形引起了航空爱好者极大的兴趣,并试图将其变成可实用的飞行器,然而,由于当时人们对共轴双旋翼气动特性认识的缺乏以及在结构设计方面遇到的困难,许多设计者最终放弃了努力,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对共轴式直升机的探讨只停留在实验阶段。1932年,西

6、科斯基研制成功了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VS-300,成为世界上第一架可实用的直升机。从此,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以其简单、实用的操纵系统和相对成熟的单旋翼空气动力学理论成为半个多世纪来世界直升机发展的主流。****然而,人们对共轴双旋翼直升机的研究和研制一直没有停止。俄罗斯卡莫夫设计局从1945年研制成功卡-8共轴式直升机到90年代研制成功被西方誉为现代世界最先进的武装攻击直升机卡-50;发展了一系列共轴双旋翼直升机,在型号研制、理论实验研究方面均走在世界前列。美国也于50年代研制了QH-50共轴式遥控直升机作为

7、军用反潜的飞行平台,并先后交付美国海军700多架。美国西科斯基公司在70年代发展了一种前行桨叶方案(ABC)直升机,该机采用共轴式旋翼,刚性桨毂,上下旋翼的间距较小。它利用上下两旋翼的前行桨叶边左右对称来克服单旋翼在前飞时由于后行桨叶失速带来的升力不平衡力矩,从而提高旋翼的升力和前进比,其验证机XH-59A于1973年进行试飞,并先后进行大量的风洞实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军事上的需要,一些国家开始研制无人驾驶直升机。近年来,无人直升机已成为国内外航空领域内的研究热点。比较成熟的有:加拿大的CLL

8、227,德国的“Seamos”,美国的“QH50”。这些无人直升机的共同特点是均采用了共轴双旋翼形式。在实验方面,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日本、俄罗斯等相继对共轴双旋翼的气动特性、旋翼间的气动干扰进行了大量风洞实验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共轴双旋翼的旋翼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这种构形的直升机以它固有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共轴式直升机,并先后研制了“海鸥”共轴式无人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