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植被恢复的误区

我国植被恢复的误区

ID:39417520

大小:2.76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7-02

我国植被恢复的误区_第1页
我国植被恢复的误区_第2页
我国植被恢复的误区_第3页
我国植被恢复的误区_第4页
我国植被恢复的误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植被恢复的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植被恢复的误区误区之一:大量使用外来物种利用危险的外来物种的愿望是很强烈的!能够成为外来入侵种的物种通常具有抗逆性强和繁殖能力强,能够迅速扩展和蔓延等特点。而我们在进行植被恢复的过程中,积极寻找的是什么样的植物类型呢?正是具有上述特点的外来入侵种!因为这样可以迅速覆盖裸露地表。因此利用危险的外来物种的愿望是很强烈的,我国也确实已经进口了这类危险物种用于植被恢复(例如红树林树种和草种)。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桉树是经常被大量引种的外来物种之一,却屡屡引起诸如土壤贫瘠、地下水位下降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严重

2、的生态问题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自1979年南京大学考察美国东海岸盐沼植被后被引进。首先于1980年10月在福建沿海等地试种,之后得到大规模宣传,1982年扩种到江苏、广东、浙江和山东等地。互花米草具有很发达的根系,即使拔除后,残留的根可以继续繁殖生长。因此一旦泛滥,很难控制当初引种的目的是为保滩护岸、改良土壤、绿化海滩与改善海滩生态环境。现在这个物种已经遍布80多个县,1990年仅东吾洋一带的水产业一年的损失就达1000万元以上。这个物种已经成为沿海地区影响当地渔业

3、产量,威胁红树林的一个严重问题。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这两张图显示的是薇甘菊在内伶仃-福田猕猴自然保护区泛滥,威胁到猕猴生存的情况。这个物种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首先被引入到印尼,主要是为绿化垃圾填埋场或不毛之地。现在危害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等。20年前被作为护滩植物引入我国,现在在香港、广东、广西危害,并正在扩散。而在南美洲当地,该植物有多达160多种昆虫和菌类控制其数量,因此难以形成危害。水葫芦(Eichhorniacrassipes)主要是作为饲料被引入到我国,也作为观赏

4、和净化水质的植物得到推广种植。过去10年,广东、云南、江苏、浙江、福建、上海等省市每年都要人工打捞水葫芦,仅浙江温州市和福建莆田市1999年用于人工打捞水葫芦的费用分别为1000万元和500万元,全国总的费用有多少,目前没有准确统计,至少超过1亿元,而水葫芦带来的农业灌溉、粮食运输、水产养殖以及旅游等方面的经济损失更大。有人问,如果不是入侵种,只是不会引起入侵的外来种,是不是就可以大量种植,用于植被恢复呢?回答是:不行。任何以实现植被的生态功能为目的的植被恢复,都不应该使用外来物种!保护中国特有的

5、生物多样性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误区之二:忽略了健康生态系统要求的异质性天然的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多样的异质性(或称多样性),这包括物种组成上的异质性、空间结构上的异质性、年龄结构上的异质性以及资源利用上的异质性等等。这些异质性为多种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机会和条件,因此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而人工林的建设过程中却忽略了天然林对异质性的要求,所形成人工林的特点就是均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人工林常是单一物种,其年龄结构也相同,为整齐划一,还成行成列等间距地排列。这样形成的树林,树木之间难以形成自

6、然竞争,更难以形成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结构。这些树木长大后,树冠层一样高,很容易阻挡大部分阳光,限制林下其他植物的生长。大部分天然林是树龄交错的,总有发育良好的树苗和补充树层,以及成熟树木,这使得森林系统具有自我维持的能力。不同的动物常常需要生活在不同的空间结构层次上,不同的鸟类可能生活在树冠层、中层乔木、接近地面的灌木,或者地面上。植物也有喜光、耐荫等多种类型,耐荫的植物必须要有上层植物遮挡阳光才能生存。异质性对于一个天然生态系统是必须的。我们在进行植被恢复的过程中,可以促进这些异质性的形成,这

7、将大大加速天然植被的恢复。一个天然植被与人工林的交界地带上,天然林和人工林情况的对比。中间大图的左边是自然恢复的灌木林,右边是人工松树林。从外表上看,很多人会认为右边的人工林是更良好的植被。但是这两张小图充分显示了它们内部的真实情况,一个是林下地表完全被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所覆盖,另一个虽然紧紧相邻,却完全没有受到外来入侵种破坏,并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的作用。这是自然恢复常常能够达到人工种植所难取得的作用的例子。误区之三:忽略了物种之间的生态交互作用一个群落之所以具有自我更新和维持的能力,因为其中

8、的物种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交互作用关系。树木和其他植物没有授粉或传播种子的媒介就不能繁殖和扩散。应该保护野生动物,充分发挥它们作为授粉和种子传播媒介的作用。植被恢复初期选择种植具有大量小型果实的灌木或其他小型植物,如悬钩子(Rubus)和花楸(Sorbus)等,以吸引野生动植物来采食嫩叶、花卉或果实。如果只种植长青的松柏和万年青等,鸟类和其他动物将很难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在进行植被恢复的时候,必须考虑到野生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采取适当的方法促进建立这种良好的关系,应该被认为是植被恢复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