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新时代与时俱进的人民教师

争做新时代与时俱进的人民教师

ID:39414809

大小:3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02

争做新时代与时俱进的人民教师_第1页
争做新时代与时俱进的人民教师_第2页
争做新时代与时俱进的人民教师_第3页
争做新时代与时俱进的人民教师_第4页
争做新时代与时俱进的人民教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争做新时代与时俱进的人民教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争做“新时代”与时俱进的人民教师  学习是教师成长的必然要求,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丰富自我,提升自我,才能与时俱进。技工学校采用教师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结合的形式开展校本研训活动在教育这块神圣的土地上默默辛勤耕耘的园丁们,不敢说“桃李满园”,也可谓“枝繁叶茂”。所以人们常用“辛勤的园丁”形容教师职业的平凡而高尚,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赞誉教师职业的伟大,用“蜡烛精神”表示对教师职业的崇敬。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校从精英教育时代逐步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学校扩招,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同时又出现入学水平下降,相互间差距拉大,教学资

2、源不足,教学管理困难等问题,在新时期,作为高校教师,应如何像蜡烛那样“燃烧自己,照亮学生”,为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做贡献呢?我认为师德师风建设应当权属首位。一、充分认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所谓师德师风,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包括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以及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状况。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又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师德师风既是学校改革和发

3、展的原动力之一,又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既是势在必行,又是人心所向,更是众望所归。我们一定要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视和重视师德师风问题,增强搞好师德师风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这项活动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集中精力抓紧抓好,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创造崭新的文化积淀。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有利于学生、教师本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  1、师德师风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下列四个方面:  ①、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观察学

4、习理论基础”认为,儿童的行为方式常常是模仿其所相信和崇拜的榜样人物而逐步形成的,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也是如此,他们的行为方式有很大的模仿性和可逆性。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有无知觉,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产生着教育的作用,都有成为学生之“榜样”的最大可能性。  ②、对教师群体的调节功能。师德师风能起到调节教师群体的工作关系、调节其面临的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对自身工作及其工作态度,对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合作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促进团队的和谐发展。  ③、对教师自身修养的功能。教师本人的道德素养,不仅会影响他人,也能反过来影响自身。教师自觉地提高

5、自身的道德修养,能够有效地帮助自己增强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和水平,升华自己的人格,能在面对诸多的困惑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时,保持一种较高的精神境界。  ④、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功能。教师的道德师风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带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同时教师通过培养学生,能使自身良好的道德素养在社会上发扬光大。  2、影响师德的因素及不良师德的行为表现  良好师德的形成,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有:①个人因素,包括个人的成长背景与传统文化价值观,个人的道德标准和需求;②学校因素,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与文化,学校领导和同事的行为;

6、③外部环境因素,包括社会价值观和规范,行业风气等。尽管影响师德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从总体上看,教师本人的内在动力是其人格品质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教师敬业爱岗,有着很高的职业道德水准,但是,师德欠佳者也确实存在,他们在工作行为上有种种不良表现。在对待教学和学生问题上,主要表现为:不认真备课,上课胡吹乱侃发牢骚,迟到早退,打手机,私自调停课,随意更改教学地点、大纲和内容,少留或不留作业,不认真批改作业,考试命题不认真,卷面错误多,泄露考题,不按要求上交试卷,不按时给出成绩,等等。在对待同事和集体问题上,主要表现为:嫉贤妒能,缺

7、乏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取得些成绩就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在对待科研问题上,主要表现为:懒得从事研究工作,或剽窃他人(包括学生)的研究成果。  3、重视新形势下青年教师师德师风中的人格伦理作用  古往今来,在我国人们就将羞耻、诚信、人格作为人的精神尺度与标志,作为对人的教育的关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事实表明,一个人人格如何,是高尚、尊严,还是低下、可耻,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的反映。应当承认,在过去一般说来,对人的思想教育、感情陶冶、精神塑造,有三个层次:最基层的是人格;中层的是法纪;最高层的是政治方向。毫无异议,政治方向是道

8、德教育的根本,是灵魂,一错全错;法纪是言行的是非标准,无疑也十分重要。然而,最基础的则是人格。根据科学的人格范畴要求,我们不仅要从生命的自身价值和自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