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思维方式的研究近况-HKRCMP

中医思维方式的研究近况-HKRCMP

ID:39400902

大小:56.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7-02

中医思维方式的研究近况-HKRCMP_第1页
中医思维方式的研究近况-HKRCMP_第2页
中医思维方式的研究近况-HKRCMP_第3页
中医思维方式的研究近况-HKRCMP_第4页
中医思维方式的研究近况-HKRCMP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思维方式的研究近况-HKRCMP》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醫思維方式的研究近況王中傑(香港註冊中醫師、廣州中醫藥大學2009級博士研究生)【摘要】目的:總結近年中醫思維方式的研究狀況。方法:以「思維」、「思維方式」、「象思維」等為檢察詞,以2006~2010年為檢索時段,於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系列數據庫進行檢索,並對結果進行分析、整理、評述。結果:篩選出50餘篇相關文獻。分析、評述如下:醫易同源,無疑已是共識,但未能切中中醫思維方式本質的問題;中醫思維方式的流變,可能由於中醫思維方式的本質未被確立,故不能無的放矢地展開。而個別的中醫學術思想,只能在其總體呈現出的發展脈絡,輔助勾勒出中醫思維方式的發展。至於中醫思維方式的本質,眾說紛紜且流於表淺

2、,似乎在一些更基本的問題上未及深思。結論:中醫思維方式的研究多年來成果雖多,但礙於研究的細項過於各適其適,使研究的結論欠缺連貫性。當務之急是建立一個清晰的中醫思維方式研究框架。【關鍵詞】中醫思維方式 象思維 綜述上世紀80年代初,錢學森先生提出思維科學的研究,將中西文化差異的反思聚焦於認知差異的層面[1]。對於沿習了2000多年而行之有效的中醫思維方式,必然是研究的對象之一。現根據研究的側重點及結合相關的結論,將近年中醫思維方式的研究評述如下。1中醫思維方式的源流《周易》成書較早、對中華文化影響深遠,故從《周易》和《內經》理論的建構方式入手,探求其淵源的研究歷來不少。也認識到,《周易》和《內經

3、》的象思維,與我國古代龐大的文化哲學緊密相連。此外,由《內經》時期形成的中醫思維方式及其後漫長的發展脈絡,也漸漸受到較多的注視。1.1醫易同源將《周易》和《內經》聯繫上,一是兩者都應用了象思維,二是兩者成書時期相對接近。今天多數哲學史家都承認《周易‧易經》是西周初年的作品[2],《周易‧易傳》則成書於戰國時期;而《內經》是戰國末期至西漢時期醫學論文的彙編。[3]雖然兩者成書時間仍有待考古進一步確定,但《周易‧易經》早於《內經》已是共識。但這一來,使一些學者[4][5][6]仍認為《內經》的象思維是源於《周易》或主要受《周易》所影響。雖然以往對《周易》與《內經》的研究不少,但多持一端,缺乏系統性

4、。李建國[7]通過對《周易》歷史地位,《周易》與《內經》之文獻記載、哲學觀,以及思維模式等進行較為系統的研究,明晰了《內經》與《周易》無必然的學術淵源關係。《周易》與《內經》之間的關係更大程度地反映在個別哲學觀點、基本思維模式等的相同,如《周易》之「陰陽觀」、「天人合一」整體思維、「象思維」等。所謂醫易同源,實質是指作為中醫奠基之作的《內經》與我國最古老的典籍《周易》,同出於一個獨特的文化哲學生態環境,而象思維是當時最為常用的思維方式之一,是《周易》與《內經》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1.2文化哲學生態任何理論包括其思維方式的形成,都隱含了一個促使理論發生的文化、哲學背景。中醫的思維方式,其產生受當

5、時文化、哲學思想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常立果[8]認為古人從「天圓地方」終極觀念出發,按照原始思維方式,形成了以數術為表現,以法時為特色的知識體系,是陰陽五行思想產生的基礎。張其成[9]進一步將中醫學的生命模型概括為「氣—陰陽—五行」模型,有助於揭示生命的整體性、動態性、開放性、自相似性、自組織性的本質。張萍[10]則從人類學的角度,解讀《內經》對生命的認識、人體系統觀、身心觀及養生思想都是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導下進行的。如果研究思維方式須要瞭解其哲學蘊涵,那麼進一步探討哲學蘊涵便須要追問其歷史文化淵源。王中傑[11]沿着古代中國到兩漢這一時間主軸來認識相關的歷史、文化思想、思維等發展,理解到

6、天人關係的發展脈絡,與意象思維的形成發展密切相關。天人關係和伴隨其發展的意象思維這一龐大結構,涵蓋了幾乎所有中國古代的思想及實用知識,醫學難有例外。《內經》作者們的文化積澱,和他們所採用的思維材料,必然與這龐大結構有關,故其理論必然以意象思維而建構。考據了《內經》的一些原文,發現《內經》的理論處處滲透着意象思維的運用。1.3源流辨析張效霞[12]認為中醫理論的概念和範疇均是中國古代文化關於知識、思想與信仰的體現,不瞭解其本源,則難以準確地把握其實質;不辨析其流變,則難免誤認中醫為「玄虛」,甚或為「偽科學」。如果中醫思維方式之本源是由上古時期至兩漢《內經》成書為止,那麼其流變便是由《內經》成書之

7、後至中西醫並行的今天。關於本源的研究歷來不少,但流變的研究數目不多,且以專題性或階段性研究為主。就醫易的關係與發展,薛松[13]認為《周易》對《內經》理論形成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思維模型(象數思維模型)和思維方式(象數思維、整體思維、變易思維及中和思維等)兩個方面;而張景岳的醫易學說是以宋代易學和理學為基礎的,大量運用圖書易學(大太極、陰陽、五行)來解釋醫理。就辨證證論治而言,班光國[14]認為其思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