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390143
大小:52.96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7-02
《机械能考点例析 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机械能考点例析二机械能考点例析(二)2010年06月17日 一.教学内容: 机械能考点例析(二) 问题12:会解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问题。 若系统的机械能和动量均守恒,则可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相关问题。 [例19]如图18所示,长为L的轻绳,一端用轻环套在光滑的横杆上(轻绳和轻杆的质量都不计),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开始时,将系球的绳子绷紧并转到与横杆平行的位置,然后轻轻放手,当绳子与横杆成θ时,小球速度在水平方向的分量大小是多少?竖直方向的分量大小是多少? 分析与解:对于轻环、小
2、球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作用,所以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又由于轻环的质量不计,在水平方向的动量恒为零,所以小球的动量在水平方向的分量恒为零,小球速度在水平方向的分量为零。又因为轻环、小球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所以mgLsinθ=mVy2/2 即Vy=此为速度竖直方向的分量。 [例20]如图19,长木板ab的b端固定一档板,木板连同档板的质量为M=4.0kg,a、b间的距离S=2.0m。木板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a端有一小物块,其质量m=1.0kg,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令小
3、物块以初速V0=4m/s沿木板向前滑动,直到和档板相撞。碰撞后,小物块恰好回到a端而不脱离木板。求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分析与解:设木块和物块最后共同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 设全过程损失的机械能为E,则有: 在全过程中因摩擦而生热Q=2μmgS,则据能量守恒可得在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E1=E-Q=2.4J。 问题13:会解机械能守恒定律与绳连问题的综合问题。 若系统内的物体通过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但只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求出绳连物体的速度关联式,才能解答相应的问题。
4、 [例21]在水平光滑细杆上穿着A、B两个刚性小球,两球间距离为L,用两根长度同为L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与C球连接(如图20所示),开始时三球静止二绳伸直,然后同时释放三球。已知A、B、C三球质量相等,试求A、B二球速度V的大小与C球到细杆的距离h之间的关系。 分析与解:此题的关键是要找到任一位置时,A、B球的速度和C球的速度之间的关系。在如图21所示位置,BC绳与竖直方向成角。因为BC绳不能伸长且始终绷紧,所以B、C两球的速度VB和VC在绳方向上的投影应相等,即VC·cos=VB·sin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g(h-L/
5、2)=mvC2/2+2(mvB2/2) 又因为tg2=(L2-h2)/h2 由以上各式可得:VB= 问题14:会解机械能守恒定律与面接触问题的综合问题。 若系统内的物体相互接触,且各接触面光滑,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但只有求出面接触物体间的速度关联式才能解答相应问题。 [例22]如图22所示,将楔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靠墙边处并用手固定,然后在木块和墙面之间放入一个小球,球的下缘离地面高度为H,木块的倾角为,球和木块质量相等,一切接触面均光滑,放手让小球和木块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求球着地时球和木块的速度。 分析与解:
6、此题的关键是要找到球着地时小球和木块的速度的关系。因为小球和木块总是相互接触的,所以小球的速度V1和木块的速度V2在垂直于接触面的方向上的投影相等,即:V1cos=V2sin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gH=mv12/2+mv22/2 由上述二式可求得:V1=sin,V2=·cos 问题15:会用功能关系分析解答相关问题。 [例23]如图23所示,一根轻弹簧下端固定,竖立在水平面上。其正上方A位置有一只小球。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在B位置接触弹簧的上端,在C位置小球所受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在D位置小球速度减小到零。小球下降阶段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B位置小球动能最大 B.在C位置小球动能最大 C.从A→C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大于小球动能的增加 D.从A→D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 分析与解:小球动能的增加用合外力做功来量度,A→C小球受的合力一直向下,对小球做正功,使动能增加;C→D小球受的合力一直向上,对小球做负功,使动能减小,所以B正确。从A→C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小球动能的增加和弹性势能之和,所以C正确。A、D两位置动能均为零,重力做的正功等于弹力做的负功,所以D正确。选B、C、D。 [例24]物体以
8、150J的初动能从某斜面的底端沿斜面向上作匀减速运动,当它到达某点P时,其动能减少了100J时,机械能减少了30J,物体继续上升到最高位置后又返回到原出发点,其动能等于。 分析与解:虽然我们对斜面的情况一无所知,但是物体从斜面一底点P与从点P到最高点,这两阶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