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383477
大小:202.36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7-02
《《丹参栽培技术》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丹参栽培技术概述丹参(拉丁学名:SalviamiltiorrhizaBunge)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等。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根肥厚,外朱红色,内白色,肉质,叶常为奇数羽状复叶,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苞片披针形,花萼钟形,带紫色,花冠紫蓝色,花柱远外伸,小坚果黑色,椭圆形,花期4-8月,花后见果。其根是一种中药。性味苦,微寒。归心、肝经。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30~100厘米,全株密被柔毛。根细长、肉质,外皮朱
2、红色,内部白色。茎直立,四棱形,紫色或绿色,具节,上部多分枝。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3~7片,卵形顶端小叶较大,边缘具圆锯齿。疏离的总状花序,轮伞排列顶生或腋生;小苞片披针形,被腺毛。花冠钟状,蓝紫色,二唇形;雄蕊2枚,子房上位,4深裂,柱头2裂。小坚果4,黑色或褐色,椭圆形。花期5~8月,果期7~9月。丹参图片[生长习性]丹参喜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湿润,土壤肥沃。在自然条件下,生于低山坡、路旁、河边等比较湿润的地方。在栽培条件下,若种子萌发和幼苗阶段遇高温干旱,会影响发芽率,会使幼苗生长停滞甚至造成死苗;若秋季遇持续干旱,会影响根部发育,降低产量。丹参怕涝。在
3、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土地上栽培,会造成叶黄根烂。丹参耐寒。茎叶只能经受短期零下5°C左右低温,而地下部却可安全越冬。生育期光照不足,气温较低,幼苗生长慢,植株发育不良。在年平均气温为17.1°C,平均相对湿度为77%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适宜在肥沃的沙质土壤上生长;土壤酸碱度适应性较广,中性、微酸、微碱均可。[栽培技术]丹参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野生分布,因此全国各地均可栽培。但栽培主产区位于河北、安徽、河南、山东、四川、陕西等省。1、选地与整地丹参是深根植物,根部可伸入土层30cm以上,宜选择肥沃、疏松、土层深厚、地势略高、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山地栽培宜选用向阳的低
4、山坡。丹参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土质黏重和低洼积水的土地不宜种植。整地时,每亩施入厩肥1500~2000kg作基肥,将土壤深翻30cm以上,种植前,再行翻耙、平整作畦。2、繁殖方法丹参的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和分根繁殖。生产上一般用分根繁殖,方法是作种栽用的丹参一般都留在地里,栽种时随挖随栽。选择直径0.3cm左右,粗壮色红,无病虫害的一年生侧根于2~3月栽种。也可在11月收获选种栽植。按行距30~45cm和株距25~30cm穴栽3~4cm。栽时将选好的根条折成4~6cm长的根段,边折边栽,根条向上,每穴栽1~2段。栽后随即覆土,一般厚度为1.5cm左右。据生产实践证明,用根
5、的头尾做栽出苗早,中段出苗迟,因此要分别栽种,便于田间管理。木质化化的母根作种栽,萌发力差,产量低,不宜采用。分根栽种要注意防冻,可盖稻草保暖。3、田间管理(1)定苗在幼苗开始出土进,要进行查苗,若发现苗密度过大,要间苗;若缺苗,要及时进行补苗;或发现土壤板结、覆土较厚而影响出苗时,要及时将土疏松、扒开,促其出苗。(2)排灌丹参整个生长期都要保持排水畅通,防止多雨季节丹参受涝。出苗期及幼苗期如土壤干旱,要及时灌水或浇水。(3)中耕除草丹参前期生长较慢,应及时松土除草,以免杂草丛生,影响丹参生长。(4)施肥丹参开春返青后,要经过长达九个月的生长期,才能收获。除下种时应尽
6、量多施基肥外,在生长过程中还需在返青时施提苗肥;生长中期不留种子的地块,可在剪过花序后施肥;夏季剪过老秆以后,施长根肥,宜重施。(5)摘蕾不准备收种子的丹参,从4月中旬开始,要陆续将抽出的花序摘掉,以保证养分集中到根部。这是丹参增产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1)根腐病发生初期,个别支根和须根变褐腐烂,逐渐向主根扩展,主根发病后,导致全根腐烂,地上部分茎叶枯萎死亡,严重影响产量。为真菌病害,病菌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越冬,丹参栽种后,遇适宜条件,病菌开始浸染危害。一般4月下旬发病,5~6月进入发病盛期,8月以后逐渐减轻。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块发病重。防
7、病方法实行轮作;选用无病苗栽,栽种前严格剔除病苗,种苗用50%托布津1000倍液浸5~10min,晾干后栽种。(2)菌核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首先侵害茎基部、芽头及根茎部,使这些部位逐渐腐烂,变成褐色,常在病部表面、附近土面以及茎秆基部的内部,发生灰黑色的鼠粪状菌核和白色的菌丝体。与此同时,病株上部茎叶逐渐发黄,最后植株死亡。防治方法发生菌核病的地块不收取种苗;实行轮作,发过病的地块,不宜重茬,可与水稻进行轮作;药剂防治,初期零星发病时,用50%氯硝胺可湿性粉剂0.5kg加石灰7.5~10kg,撒在病株茎基及周围土面。但施药后要隔10天以上才能翻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