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主体施工方案》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体施工方案(一)主体施工方法的确定(二)主体施工顺序(三)模板支设(四)钢筋工程:(五)砼工程(一)主体施工方法的确定为了确保工程如期完成,施工期间必须以主体工程为重点,集中力量加快施工进度,为提前进入装饰创造条件,模板采用夹板模,扣件式钢管架,钢筋集中配置,原位绑扎,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塔吊垂直运输至楼面。(二)主体施工顺序施工测量放线→立柱钢筋→立柱模→(浇筑砼)→梁板模→梁板钢筋→浇筑梁板砼→养护→拆模→施工测量放线→砌墙体。(三)模板支设模板及支撑体系材料选用:柱及梁侧模,板模为20厚夹板,梁底模为5cm厚木板,20厚的夹板背面配备相应数量的50*50方木联结,
2、增强模板的刚度。支撑均用φ48钢管,现浇板模下配备相应数量的50*100的木搁栅。1、柱、墙模板采用20mm夹板,板背面钉50*50方木,间距50cm左右。钢管围楞,扣件固结,楞距400~500mm。柱、墙模用对拉螺栓加固。螺栓用φ10或φ12圆钢制作,其水平与垂直间距在600左右。柱、墙模安装垂直误差不大于3mm,柱、墙轴线位移不大于5mm。2、梁板模板梁宽小于25cm,采用5cm厚木板作梁底模,大于25cm者可考虑用20厚夹板,背面钉50*100(或50*50视梁跨大小定)作底模。现浇板模用20厚夹板,下口用50*100方木楞距350。模板安装顺序为:梁底模→梁侧模→
3、板底模。跨度大于4m的梁板(来自:www.fdcew.com)模均考虑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度1.5/1000。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现浇板梁支撑用直径ф48钢管搭成满堂架。立杆间距为1000*1000左右,扫地横杆离地150,共设3层横杆。当梁高大于70cm时,用对拉螺栓控制梁宽。间距@600布置3、楼梯模板楼梯模板采用20厚夹板作斜底板模。下口用50*100木方托底。直径48钢管顶撑进行支撑。楼梯踏步的踢面板用40厚木板。各踢面模板之间由斜向50*100方木拉成整体。侧模用夹板按踏步剖面形状制作安装。按施工规范,楼梯砼施工缝宜在跨中1/3区域内。因此,楼梯
4、模应超过施工楼层一定高度,将施工缝留在剪力较小的位置。4、模板拆除a.非承重模板拆除时,砼强度大于1.2Mpa,以拆模时不会损坏砼的完整性为原则。b.承重模板的拆除时间见下表。c.拆除顺序为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d.拆除大跨度模板时,应从中间向两头进行。e.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拆下的模板,扣件,配件应及时运走,整理。拆除的模板应尽量逐块传递下来,不得抛掷。f.模板拆除考虑整体拆除,以便整体转移后,重新进行整体安装。g.柱子模板拆除:先拆掉斜位拉杆或斜支撑,再卸掉柱箍,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e.楼板,梁模板拆除:e-1应先拆
5、梁侧模,再拆除楼板模。楼板模板拆模,先拆掉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楼板模板支柱,每根龙骨留1~2根支柱坠落。e-2操作人员站在易拆除的空隙,拆这处旁余下的支柱使其自由坠落。e-3用铁撬棍将模板撬下,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落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e-4因楼层较高,支撑采用三层排架,先拆上层排架,使龙骨和模板落在中层排架上,待上层模板全部运出后再拆下部排架。f.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结存留物,涂刷脱模剂,以备下次周转使用。5、技术质量措施及要求A.质量要求a.模板支撑系统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b.模板拼缝小于2.5mm.。c.模板的实测允许偏差接下表执行,其实测合格率90%以
6、上。B.质量措施①、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②、梁模板: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胀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措施:a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b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通线后将梁侧模钉牢,梁底模按前述要求起拱。c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湿。③、柱模板:防止胀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偏斜、柱身扭曲现象。措施:a.柱箍间距按要求,钉牢固,对拉螺栓尺寸控制好。b.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对和复核无误后,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c.四周斜撑要牢固
7、。④、板模板:防止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的现象。措施:a.楼板模板的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刚度,搁栅面要平整。b.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c.模板按前述要求起提。6、安全技术措施:a.在支模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中途停歇时,应将就位的支顶、模板联系稳定,不得空架浮搁,拆模间歇时要注意松开的部件,防止坠落伤人。b.折模时应根据安全需要搭设脚手架。c.拆楼层外边模板时,应有防止高空坠落及模板向外跌倒的措施。(四)钢筋工程:a.材料:所有进场钢材,必须由保管员、质检员进行检查,按"试验和检验"工作程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