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380177
大小:2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2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矩形的性质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矩形的性质》说课稿武威第十九中学邱雪玲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第2节第一课时《矩形的性质》。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七个方面说一下这节课。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小学学过的长方形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是平行四边形的延伸,不仅为矩形判定的学习做铺垫,也为菱形、正方形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长方形的观察、思考、归纳、抽象得出矩形的定义和性质,这样的安排使学生易于接受抽象的定理,并能在整
2、个的教学过程中真正享受到探索的乐趣。二、学情分析我授课的对象是八年级()班,本班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好,思维很敏捷,但在课堂上不太爱发言,课堂表现力不强.但我上课那天他们课堂上的表现比我预想的要好得多。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掌握矩形的定义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2.会初步运用矩形的定义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矩形的定义和性质的过程,通过演示、观察、动手操作、归纳总结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他们的主动探究意识,逐步掌握
3、说理的基本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究矩形的性质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推理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体会逻辑推理的思维价值,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四、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矩形的性质.2.难点:矩形的性质的探究和灵活应用.五、说教学方法1.说教法根据本课内容和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和引导发现法,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充分体现。2.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察演示、动手操作、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3.教学手段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中的动画演示直观形象,便
4、于学生观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六、说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这节课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复习平行四边形定义和性质,依旧迎新引出课题: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2.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的活动框架,引出矩形的定义,从而导入新课。3.老师展示一些生活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矩形,感受矩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数学的思想。(二)探究新知第一环节:在这一环节
5、,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小组合作探究、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通过三个活动引导学生从角、对角线、对称性等几个方面去探究矩形的性质。活动1:让学生观察、猜测、动手测量验证并得出结论,然后老师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用几何语言证明矩形的性质。设计意图: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新知,并能用几何语言去推理证明所得结论,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活动2:学生拿出矩形纸片跟着老师动手折叠探究矩形的对称性、然后多媒体动画演示,得到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索矩形的对称性,这样
6、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他们的主动探究意识。活动3:(投圈游戏)判断游戏是否公平。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为直角三角形性质的得出做铺垫。顺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从矩形中抽象出直角三角形的过程,学生归纳,教师补充得出矩形性质的推论,第二环节:备战一分钟:设计意图:通过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异同点进行比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下面的联系做好准备。(三)学以致用1.营中热身、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行不具有的的性质是()(A)对角相等(B对角线相等(C)对角线互相平分(D)对边平行且相等2.营中寻
7、宝(1)若已知AB=8㎝,AD=6㎝,则AC=_______㎝、OB=_____㎝(2)若已知∠DOC=120°,AC=8㎝,则AD=___cm、AB=_____cm3.挑战自我:矩形ABCD被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小三角形,如果四个小三角形的周长的和86cm,对角线的长是13cm,那么矩形的周长是多少?设计意图:皮亚杰的观点认为:“不断的训练才能够逐渐的发展出一个合理的数学模型”。所以练习和科学的重复练习始终是数学学习的有效办法。教材上的例题对于多数学生难度较大,没有梯度,不符合螺旋式上升的原理,因此我决定添加2个简单的小题,再把例题安排进去,并
8、以练习题的形式出现,这样由浅入深,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巩固了矩形的特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让不同的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