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_再中国化_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再中国化0问题a,b刘怀玉(南京大学a.哲学系;b.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南京210093)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30年的历体系,以一种新的核心范畴体系取代传统教科书史,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与形态:(1)教材体的体系与范畴。系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与实质的/正本/重建派0共同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范清源0(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畴体系已经使哲学理论陷入危机,需要一种新的(2)从哲学的现代化诉求到现代性的哲学透核心范畴取而代之;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当
2、代性意义与价值的重估解释的关键途径,是实现其基本概念或理论硬核与反思(世纪之交与新世纪之初);(3)/价值重的转换、理论形态的更新。其富有创造性与启发估0之后哲学研究问题的重构)))新全球化时代性的一面是:这种思路使人们认识到,如果没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制造0的出路与探索(目前现代西方哲学、文化、科学的前沿成就的认真吸的焦点,本文称之为/再中国化0问题)。取,而仅仅局限于原有教科书体系内部的修正完善是没有前途的。也就是说,立足于真正的现实一、从/教材体系改革0到/价值重估0:新时问题与时代精神,而不是拘泥于教科书或者哲学期中国马
3、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的基本成果范畴体系内部的修修补补,才是真正重建的方向。1.教材体系改革是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2./价值重估0是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哲学理论创新的必然开端学研究创新迈出的最关键一步众所周知,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如果说围绕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问的最初历史起点,是以/拨乱反正0的名义回到题的讨论,旨在拨乱反正、突破禁区,其功莫大焉,/文化大革命0前苏联式的哲学教科书体系,认为那么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意义、价值的讨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0。后来随着不断地解论,则是一个更加基础性、根本性的思考研究过放思
4、想、开阔视野,学术界普遍发现传统教科书是程。总体而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价值进有严重问题的,是/次生形态0的马克思主义。这行重新估计,这是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才有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认真反思苏联哲究迈出的最关键的一步,也是取得的最重要成就学教科书体系、重建新的教科书体系之争。总的之一。成果是从原来的/辩证唯物主义0这/一统天下0(1)新时期三十年中国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的体系中发展出来了一个具有公认优点的/实践学的/价值0进行/重估0,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不唯物主义0体系(1988年前后)。但很快学者们便再局限于从某种既
5、定教科书的基本观点出发,而发现这个新体系仍然是存在不少问题的。于是,是从古今中外的哲学史典籍中寻找求证马克思主在经过了一个相对沉寂的时期之后,1990年后哲义哲学思想的科学源泉与根据,是在更加开阔与学界再一次出现了哲学体系问题的争论热潮。深刻的历史视野中彻底地反思了马克思主义赖以/体系论0之争的主要症结在于:/哪一种体产生与发展的西方文化与思想土壤。学界达成的系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0?争论一个共识性看法与成果就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起因于对苏联教科书体系的态度上,然后是对体学同西方哲学与文化传统的关系有三个层次。一系的特点
6、内容的不同看法。围绕传统体系有三种个是/从属0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是西方意见:基本可行派,基本不可行派与部分可行派。哲学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继承发展的阶段与形态,易言之,/体系派0内部又分为/体系完善派0与与西方两千五百多年的古典哲学宗教科学文化有/体系重建派0。/重建派0提出问题的前提通常着密不可分的根基性联系。二是/并列0与/交是针对传统教科书体系的种种弊端,确立一种新融0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西方哲学与文化的表现,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必然是西方哲学与收稿日期:2008-08-01文化的一种形态和马克思主义中的某个基本观点作者简
7、介:刘怀玉(1965-),男,河南镇平人,教授,或者形态的交融结果。三是批判与超越关系,马博士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克思主义是西方哲学与文化传统的深刻历史批判#38#者、颠覆者,是西方文化的/自恨0形式和内部的是以理论形态表现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即异体与另类,这种超越表现为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包含了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以中国传统文化实践解放运动。的内容作思想原料去构筑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2)新时期三十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独具的特点。中国传统重估其实包含两个层面与过程。首先是如何实现文化不仅为中
8、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从/革命化0向/现代化0转换,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了素材和原材料,而且也以它独特的实践智慧给西方现代化理论结合的问题,实现马克思主义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提供了启迪,成为中学与现当代西方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