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一)学习重点

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一)学习重点

ID:39369174

大小:151.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7-01

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一)学习重点_第1页
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一)学习重点_第2页
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一)学习重点_第3页
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一)学习重点_第4页
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一)学习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一)学习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一)学习重点西方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和手段以及美、德、日经济体制模式的异同。因为战后在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发达国家的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迫使这些国家必须在生产关系领域做出调整,也就是国家必须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干预和调节,但各国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和调节的程度、形式和手段有所不同,也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1一、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一)经济恢复时期(战争结束到50年代初期)(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三)经济“滞胀”与调整时期(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四)“新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时期(90年代以来)2作为战争发动者的德、意

2、、日以军事失败而告终,经济上也遭到严重的破坏,作为战胜国的英法两国经济也遭到严重的削弱。总之,当战争结束时,西欧和日本生产衰退、交通瘫痪、燃料短缺、食品匮乏、住房不足等等,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经济恢复时期经济形势恶化3发达国家的国际环境恶化一方面,战后一系列欧洲和亚洲国家脱离了资本主义体系,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到1949年,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口占到世界人口的35.5%,土地面积占了25.9%;另一方面,战后,亚非拉国家人民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使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和掠夺体系崩溃。拥有140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5亿人口的大英帝国的解体,使英国丧失了各种特权、贡赋和优惠条件。战后社会主义国家

3、的经济建设、发展及其经济体系的建立,以及原帝国主义国家殖民体系的瓦解,对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恢复、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4国家加强了 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1)推行国有化政策;(2)推行经济计划化;(3)推行“福利国家”等社会经济政策。5(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2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6经济高速增长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1919—1938年),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年平均为2.3%。1951—1970年间的20年,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3%,而且经济高速增长几乎席卷了西方所有国家,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参见表

4、9-2),也席卷了各个领域,带有明显的全面性。在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发生了数次经济危机,但危机期间,生产下降的幅度较小、危机持续时间较短,对经济的打击较轻,没有发生像战前1929年和1937年那样严重的经济危机。7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这主要是由于,战后发生了以电子技术为中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得生产实现了自动化,也标志着经济现代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的比重由上升转为下降,而以服务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不断上升,到70年代已经占到国民收入的

5、60%左右。8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20年间,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经济都出现了大发展的局面,但各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差异很大。总的说来,日本增长最快,联邦德国和法国其次,美英两国最慢。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从1950年的1.6%上升为1970年的9.5%,同期在资本主义国家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从1.5%上升为6.9%。相反,同期的美国工业的比重从48.7%下降为37.8%,贸易额从18.1%下降为15.4%。9(三)经济“滞胀”及 其后的缓慢增长时期经济“滞胀”时期经济增长处于停滞状态失业率提高物价大幅度上升缓慢增长时期格林斯潘也只好“睁一眼闭一眼”10

6、出现“滞胀”的原因主要原因:(1)石油危机及其所导致的油价上涨;(2)是工资提高过快,拉动了物价上涨和失业的增多。根本原因:(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2)战后科技革命高潮的消逝。11缓慢增长时期发达国家经过一系列激烈的经济协调和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积极效果。具体表现在:首先,发达国家已经摆脱严重通货膨胀的局面;其次,发达国家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缓慢增长的时期。12西方国家的经济调整和改革紧缩政府开支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国有企业民营化调整产业结构加速科技发展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协调131.新经济的概念与特征2.新经济的影响及面临的问题“新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时期(四)1

7、41.新经济的概念与特征所谓新经济,是在信息技术出现重大突破和一系列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由经济全球化推动的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形成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良性互动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新经济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1)经济知识化;(2)经济网络化;(3)经济全球化。15经济知识化即新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在新经济中,知识(或信息)取代物质成为生产、分配和销售的主要内容。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