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360692
大小:1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1
《km曹雪芹祖父曹寅竟是康熙的密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曹雪芹祖父曹寅竟是康熙的密探5曹雪芹祖父曹寅竟是康熙的密探5曹雪芹祖父曹寅竟是康熙的密探5曹雪芹祖父曹寅竟是康熙的密探5曹雪芹他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作者。曹寅他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小说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他是官场红人,官至通政使、管理江宁织造、巡视两淮盐漕监察御史。他还善骑射,堪称文武兼备。不过,他还有一重秘密身份,却鲜为人知,那就是康熙皇帝的密探。那么曹寅与康熙究竟是什么关系能得到康熙的绝对信任?江宁织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职位?曹寅明里是江宁织造,暗地里为皇帝刺探着哪些情报?曹寅生于清顺治十五年,比康熙小4岁,幼时即有神童之誉,后来做了康
2、熙的伴读,16岁时受封御前侍卫,做过内务府郎中,一路顺风顺水。曹寅16岁时就当上康熙的侍卫,深得康熙赏识。曹寅和康熙从小一块儿长大,虽然两人的地位差别悬殊,曹家实际是皇室的家奴。但曹寅的母亲孙氏为康熙教育保姆,曹寅家挂着康熙亲自题写的“萱瑞堂”匾额,康熙南巡时曾拉着他母亲的手对人说:“此是我家老人”。可见曹寅与康熙的关系非同一般。曹寅竟然给康熙皇帝当了20年的密探,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难道真有其事吗?在中国古代,天气、天象等信息都与国家的前途息息相关,所以历代君王都十分重视国家的天气情况,这些情况也都被认为是国家的机密,不允许更多的人掌握。在清朝康熙
3、年间,我国自然灾害尤为严重,旱灾和蝗灾总是频频发生。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皇帝一定要对各种自然现象了然于心。在康熙在位的61年之中,他非常重视各地传来的有关天气正常或是异常的报告。康熙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君主,早在康熙初年,他就开始接触到一些西方来的传教士。他从这些传教士那里,学到一些观察天气的常识并懂得了记录天气情况的重要性,于是他在全国各地都安插了自己的亲信,帮他观察与记录各地区的天气情况。康熙希望能够从记载下来的这些文献中找到气候的变化规律,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预防那些自然灾害。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是康熙安排在南方的一名帮他记录天气情况的密奏使。他
4、的密奏中有关于区域性的天气、粮食价格以及盗匪等问题,这种密奏方式也是康熙管理农业国家的手段之一。康熙帝非常重视他赋予曹寅及其大舅子苏州织造李煦、后代曹颙、曹頫頫等人的这项特殊政治任务,允许他们“专折密奏”江南地区的官风民情,并“亲手写奏帖来”,对于曹家来说,这种待遇可以说是一项特殊的使命。曹寅的最高官职是通政使司通政使,通政使司是专管审核转呈各省章奏的中央机构,通政使是这个机构的最高长官,正三品。但曹寅这个官衔只是一个虚衔,他的实职始终是管理江宁织造。江南织造专门负责经办宫廷里和朝廷官员用的绸缎布匹,以及皇帝临时交给的差使。清内务府共设三个织造官,
5、江宁织造、杭州织造和苏州织造。这个江南制造另一个职责就是笼络江南文人士族、密探江南官场情形、搜集江南各类信息等。之所以由江南三织造来承担这些责任,主要是因为其官员多出身内务府,或为郎中,或为主事,相较科举出身的官员,皇帝也更加信任这些“自家人”。譬如:康熙六次南巡,就有五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后乾隆则干脆将织造署改造成了临时行宫。当时的江南三织造,互相照应关系密切。曹寅是李煦的妹夫,孙文成是曹寅母系亲戚。借用《红楼梦》中的话来形容三家织造之间“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孙文成出任杭州织造时,康熙专门叫他传口谕给另外两位织
6、造“三处织造,视同一体,须要和气,若有一人行事不端,两个人说他改过便罢,若不悛改,就会参他。”曹寅将一方写过字的纸熟练地折成复杂的六角形,上面的“报告”是除了皇上康熙以外任何人也不允许看的。这张纸在康熙的手中打开后,是一张10厘米宽,20厘米高的密奏。从江宁到北京,骑马传递这张纸大约要20天左右。这项在曹寅和康熙皇帝之间的秘密传送工作,一直进行了20年之久。因此,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家史景迁称曹寅为“康熙的密探”。曹寅将他折成六角形的密报,放在用封条封好的小信封里,封条的上面写“固”,下面写“封”,信封上写着“奏折”。他又拿出一只大信封,套住这只小信
7、封,在外面用一根白纸条扎住,他在纸条下写上自己的全部衔阶和名字,然后小心翼翼地用白纸包好,同样在白纸的包装口下方写上自己的全部衔阶和名字,最后用来封箴的几个字是“臣寅”“叩首谨封”。这封信康熙皇帝看完后,无论康熙爷怎样批注,最后都会被一个朱红的“封”字封过后,再传到曹寅的手中。曹寅、李煦等人给康熙的密奏中,有天气问题,如雨水、冰灾;有粮食问题,如收成、米价;有社情民意,如疫病、民情、官吏贪廉这些都是远在京城的康熙帝所关心的。在那个信息匮乏的时代,这些利用秘密渠道传输的情报,可以算是一种内参形式了,通过这些内参康熙皇帝可以对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做到“心
8、知肚明”,“明察秋毫”。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赫治清在《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其对策研究》课题中说:“康熙年间旱灾尤为突出,在历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