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可燃冰开发现状及应用前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能源资源调查报告——中国可燃冰开发现状及应用前景(长安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陕西西安710061)摘要:解释新型能源可燃冰的物理特性、分布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研究国外可燃冰的勘探和开发方法。讨论中国可燃冰的研究历史及分布规律,分析中国可燃冰的开发现状。指出可燃冰作为重要能源对于缓解全球性能源危机的意义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关键词:可燃冰;分布;开发现状;应用前景引言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又称气冰或固体瓦斯,是一种白色或浅灰色结晶。作为燃料能源,可燃冰清洁无污染,燃烧放热量大,1m3可燃冰相当于164m3的天然气燃烧释放的热量。可燃冰分布广储量大,可作为石油及天然气等的替代
2、能源。可燃冰分子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间通过范德瓦耳斯力形成稳定结构,在点燃条件下甲烷分子被释放。1可燃冰的形成条件及国外开发状况可燃冰的形成条件较苛刻,温度要求在0-10℃,20℃以上易分解;压力要求在10MPa以上但不能太高;0℃时,需要30个大气压才能生成;地底要有气源。可燃冰全球远景总资源量约10万亿t油当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的2倍,可供人类使用64万年。可燃冰海底分布相当于4000万平方公里,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东、西太平洋和大西洋西部边缘(水深300-4000m)海底处及其下约650m沉积层内,以及大洋水深100-250m以下的极
3、地海陆架和高纬度陆地永久冻土区。20世纪后期,发达国家加快了勘探和研究开发。目前全世界确认了200多处可燃冰成矿区。1995年美国在东部布莱克海台发现储量180亿t油当量,可供使用105年。2009年,在墨西哥湾中部的WalkerRidge、GreenCanyon地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砂岩储集层。2008年,英国挪威斯瓦尔巴群岛西部海床、俄罗斯西伯利亚沿海大陆架底部都有水合物融气化现象。日本已圈定12块矿区,钻了7口探井。其中静冈县御前崎岖近海约7.4亿m3,可供全国使用140年,在南海海槽的深海沟又发现可燃冰矿藏,2009年4月成立天然气水合物实验室。韩国于2007年6月在其东海海底发
4、现近6亿t油当量可燃冰,并进行了取样。印度投入5600万美元于2005年在印度洋成功取样,在克里希纳戈达瓦里海底盆地勘测到储量巨大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2中国可燃冰分布及开采技术现状1999年开始,根据可燃冰形成的温压条件、甲烷气源条件、构造和沉积条件,中国对可燃冰进行了调查和研究。2008年中国专家预测,可燃冰远景资源量2000亿t油当量以上。其中南海海域储量约700亿t油当量,青藏高原和黑龙江省冻土区储量约为1400多亿t油当量。2.1中国可燃冰分布情况南海北部坡陆(水深550-600m)可燃冰储量约185亿t油当量,相当于南海深水勘探已探明的油气地质储备的6倍。其中东沙群岛以东,海
5、底坡陆430万平方公里的天然气水合物“冷泉”巨型碳酸盐岩喷溢区九龙甲烷礁,目前为世界最大“冷泉”湓溢区。西沙海槽圈定的可燃冰区域分布面积为5242平方公里,储量约4.1亿m3。东海冲绳海槽附近、东海盆地、南沙海槽已发现可燃冰存在的证据;东沙群岛西南部、黄海的大陆架及其深海可能存在可燃冰,目前正在研究中。中国冻土区总面积215万平方公里,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及储存前景广阔。2009年专家估计,青藏高原可燃冰远景储量350亿t油当量。其中青藏高原五道梁多年冻土区(海拔4700m)远景储量可供应90年。青海省祁连山南缘天俊县木里地区(海拔4062m)储量占陆域总储量的1/4。东北黑龙江省漠河盆地
6、,西藏风火山、乌丽地区,青藏高原羌塘盆地等都在进一步探测研究。2.2中国可燃冰开发历程中国着手天然气水合物勘察研究较发达国家晚了近20年,目前仍有5~7年的技术差距。以下为中国可燃冰开发历程:1999年南海首次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存在标志。2002年勘测南海储量相当于700亿t油当量,在西沙海槽圈出天然气水合物矿区。2004年成立中科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中德联合在南海北部发现430万平方公里的“九龙甲烷礁”。2005年成功研制可燃冰开采模拟系统。2006年可燃冰保真取样器成功研制并试验;勘测南海北部东沙西南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区。2007年开发了新型可燃冰组合抑制剂,加速了开采
7、研究进度;可燃冰钻探取心项目启动;可燃冰开采与运输关键技术取得初步成绩;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钻获可燃冰样品。2008年在青海省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带成功钻获可燃冰样品;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自主研制“海洋六号”调查船,并在南海北部成功取样。2009年勘测青藏高原五道沟永久冻土区、青海省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带远景资源量有350亿t油当量以上。2.3国内外可燃冰开采技术现状目前中国从事可燃冰研发单位主要有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石油大学、中科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