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

ID:39345084

大小:3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1

躯体形式障碍_第1页
躯体形式障碍_第2页
躯体形式障碍_第3页
躯体形式障碍_第4页
躯体形式障碍_第5页
资源描述:

《躯体形式障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躯体形式障碍一、疾病概述躯体形式障碍是指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患者确实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但不能解释症状的性质、程度或病人的痛苦与先占观念。这些身体症状被认为是心理冲突和个性倾向所致,但对病人来说,即使症状与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心理冲突密切相关,他们也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患者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二、疾病分类神经症、精神科三、病因及发病机制1.个性特征研究发现,此类患者多具有敏感多疑、固执、对健康过度关心的神经

2、质个性特征。他们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躯体不适及其相关事件上,导致感觉阈值降低,增加了对躯体感觉的敏感性,易于产生各种躯体不适和疼痛。患者内向、孤僻,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对身体变化十分关注,具有自恋倾向的价格特征,可能成为躯体形式障碍发病的人格基础。具有敏感多疑、易受暗示、性格内向的人,在患躯体疾病时易出现短暂性躯体形式障碍。2.神经生理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存在脑干网状结构滤过功能障碍。个体一般不能感受人体内脏器官的正常活动,因为它们在网状结构或边缘系统等整合机构中被滤掉了,以保证个体将注意力指向外界,而不为体内各种生理

3、活动所纷扰。一旦滤过功能失调,患者的内激感增强,各种生理变化信息不断被感受,久而久之这些生理变化就可能被患者体会为躯体症状。3.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父母对疾病的态度、早年与慢性疾病患者生活在一起是发生躯体化障碍的易患因素。躯体化障碍和疑病症成人患者的症状常常是他们儿童期所看到的患慢性疾病家属的症状模式。儿童早期的疾病、童年期受到父母过度的照顾和保护或缺乏照顾都有助于成年后躯体化障碍的形成。由于躯体症状较精神疾病易于为别人接受,所以患者更趋向于将心理症状归为躯体原因。另外,医生通过对症状的治疗或用所谓时髦的诊断名称,不恰当地强化

4、了患者对身体疾病的认识等,也会导致躯体形式障碍。文化因素对躯体化症状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某些文化取向不太接受个体公开的表达情绪,关怀和照顾常给予那些有躯体症状的人;此外,多数国家对精神病人持有偏见和歧视,这潜在地鼓励人们表现躯体症状而不是心理症状。4.各学派的解释(1)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躯体症状是个体对自身内部或外部环境害怕的替代,是一种变相的情绪发泄。病人角色的概念,强调社会对病人角色的特权、补偿等强化效应,即通过患病,可以回避不愿承担的责任并取得关心和照顾,又称继发获益。躯体形式障碍的躯体症状和躯体痛苦,是对愤怒、

5、愿望等无意识满足的结果。主诉是患者对需要照料、关心、同情或注意的愿望的无意表达;躯体症状是一种用非言语性语言来表达愤怒;疼痛常常与需要照料和情感有关,通过疼痛主诉获得更多的照料和关心。(2)认知理论躯体症状与患者对正常的躯体感觉进行歪曲解释,错误归因于躯体疾病有关。这导致患者更高的身体唤醒和自我详检,进一步夸大其躯体感觉。由于病人具有敏感、多疑,过于关注自身的人格特点,很多病人会产生这样一种观点:认为自己患有某种尚未诊断出来的疾病。接着是焦虑的增加和频繁地看医生,这种增加的焦虑导致患者对躯体善的感知选择性增强,患者能感受到

6、他们心跳、胃肠蠕动。这可能导致一种恶性循环,即选择性感知增强导致患者反复求医、自我监测,一有异常又引发更多的焦虑,而焦虑又可能导致更多更多的躯体不适。(3)学习理论认为躯体形式障碍是患者条件学习的结果。通过某些躯体症状获得别人的关心、照顾或逃避责任,或发现自己的某些躯体不适,可以操纵其他人的行为而得以强化。四、临床表现1.躯体化障碍临床表现为多种、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症状为主的神经症。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部分或器官。各种医学检查均不能证实有任何器质性病变足以解释其躯体症状,常导致患者反复就医和明显的社会功能障碍,常

7、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此类症状很可能是由应激引起的不快心情转化而来,即转化为以身体症状的方式出现。病程常为慢性波动性,并伴有社会、人际及家庭行为方面长期存在的严重障碍,很少能够完全缓解。多在30岁以前起病,女性多见,病程至少2年以上。常见症状可归纳为以下几类:(1)疼痛为常见症状。部位涉及广泛,可以是头、颈、胸、腹、四肢,部位不固定,疼痛性质一般不很强烈,与情绪状况有关,情绪好时可能不痛或减轻。可发生于月经期、性交或排尿时。(2)胃肠道症状为常见症状。可表现喛气、返酸、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多种症状。有的

8、病人可对某些食物感到特别不适。(3)泌尿生殖系统常见有尿频、排尿困难;生殖器或其周围不适感;性冷淡、勃起或射精障碍;月经紊乱、经血过多;阴道分泌物异常等。(4)呼吸、循环系统如气短、胸闷、心悸等。(5)假性神经系统症状常见的有共济失调、肢体瘫痪或无力、吞咽困难或咽部梗阻感、失明、失聪、皮肤感觉缺失、抽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