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绪论(高鸿业5版本)

宏观经济学绪论(高鸿业5版本)

ID:39339266

大小:358.32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7-01

宏观经济学绪论(高鸿业5版本)_第1页
宏观经济学绪论(高鸿业5版本)_第2页
宏观经济学绪论(高鸿业5版本)_第3页
宏观经济学绪论(高鸿业5版本)_第4页
宏观经济学绪论(高鸿业5版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绪论(高鸿业5版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绪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理解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史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20世纪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标志——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完成(二战——20世纪60年代末)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形成与发展(20世纪70年代至今)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目标 及其政策工具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国民收入就业失业经济周期经济增长通货膨胀2、宏观经济学的目标持续的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的价格水平3、宏观经济学的政

2、策工具1)财政政策: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指政府的税收和政府支出的有关政策的总称。政府支出是政府对货物和劳务的购买,政府支出会影响到一国经济的总支出,进而影响到一国GDP水平。税收是支出的来源。2)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能够影响到许多金融变量和经济变量,如利率、股价、房地产价格、汇率等等。通过学习,了解政府的干预政策;并能根据经济情况,预期政策变动。三、宏观

3、、微观经济学对比1、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单个产品的价格数量和市场宏观经济学是将整个经济运行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的,所考察的是影响众多企业、消费者和工人的因素2、分析方法考察许多个量分析无法研究的经济现象合成谬误:微观适用,宏观则未必正确四、参考书目1、教材类:《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宋承先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二版《宏观经济学原理》,王秋石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3版)《宏观经济学(第四版)》,[美]曼昆著,梁小民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宏观经济学》(第7版),[美]多恩布什、费希尔著,范家骧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1

4、月(6版李庆云等校译)《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杰弗里·萨克斯等著,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版《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英]布赖恩•斯诺登等著,商务印书馆1998年4月《经济学原理》,[美]曼昆著,三联书店、北大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2001年2版《宏观经济学》,[美]詹姆斯•K•加尔布雷思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经济学》,[美]斯蒂格利茨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一版《经济学解说》,[英]蒙德尔等著,胡代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2、普及读物《宏观经济学纵横谈》,梁小民著,三联书店2002《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美]利维

5、著,刘立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宏观经济学基本经济学概念》,(美)西奇尔等著,中东译,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84年11月3、学习指南《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尹伯成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典型题解析及自测试题》,张云峰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集》,胡维熊、张德远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宏观经济学解析》,钟茂初编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6月《宏观经济学习题》,蔡继明主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4、经济学辞典《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伊特韦尔、米尔盖特、纽曼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

6、96年11月《简明西方经济学辞典》,郝万禄、刘智勇主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年3月《西方经济学大辞典》,胡代光、高鸿业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5月《市场经济学大辞典》,赵林如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10月《西方经济思想库①》,栾博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2月五、本学期讲授安排CH1国民收入核算(5)CH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8)CH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7)CH4总需求—总供给模型(7)CH5失业与通货膨胀(6)CH6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8)CH7宏观经济政策(6)第二节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史一、古典宏观经济理论1、基本框架:经济总是接近,或者就

7、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这就意味着几乎没有,或者不存在着资源的闲置;不存在非自愿失业。这就意味着在现行市场工资率水平下,愿意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有工作。换言之,经济总是接近于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所生产出来任何产出均有需求。2、主要依据1)萨伊定律:前提:自由竞争和充分就业;货币对经济没有影响。内容:供给自动创造需求,整个经济不会出现过度生产或生产不足2)利率灵活变动性: 利率取决于资本的需求与供给0rS=S(r)I=I(r)I、SI=Sr03)工资—价格灵活变动性灵活变动的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