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的预防保健

动脉硬化的预防保健

ID:39334855

大小:3.76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7-01

动脉硬化的预防保健_第1页
动脉硬化的预防保健_第2页
动脉硬化的预防保健_第3页
动脉硬化的预防保健_第4页
动脉硬化的预防保健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脉硬化的预防保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动脉粥样硬化1演讲人简介2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硬化的一种特点动脉内膜脂质成分聚集外观呈黄色动脉管壁增厚变硬无弹性管腔狭窄3病因和发病情况——主要危险因素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或易患因素四大危险因素不能改变年龄性别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440岁年龄男性:>40岁女性:更年期后5他是谁?他怎么了?性别男性发病率高6血脂异常总胆固醇(TC)*↑脂蛋白(a)[Lp(a)]↑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7高血压——AS发病率增高3-4倍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AS发病率增高数倍8AS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

2、与每日吸烟的支数呈正比被动吸烟我国男性吸烟率60%~70%吸烟9病因和发病情况——次要危险因素肥胖饮食方式体力活动少遗传因素A型性格10腹型肥胖(必备条件)高血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TG↑或HLD-C↓)代谢综合症11发病机制脂肪浸润学说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学说内皮损伤反应学说平滑肌细胞克隆学说其他因素内皮功能受损是启动因子LDL-C是罪魁祸首炎症反应贯穿全程12动脉内膜损伤(启动因子)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LDL-C浸润→OX-LDL→形成泡沫细胞(关键环节)单核细胞LDL-C黏附分子巨噬细胞泡沫细胞氧化的LDL-C斑块破裂13【ox-LDL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

3、作用】天然LDL天然LDL内皮细胞管腔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内膜氧化修饰LDLPDGF FGF M-CSF EF-1细胞增殖、退化RossR.NEnglJMed1999;340:115-126.MCP-1穿越VCAM-1ICAM-1粘附SR-A14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累及体循环系统的大型弹力型动脉(如主动脉)和中型肌弹力型动脉(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肢体各动脉、肾动脉和肠系膜动脉次之15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16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性质稳定型不稳定型硬斑块软斑块破裂斑块17血流动力学变化、应激、炎症反应18分期和分类无症状期(隐匿期):有病理变化,无器官或组织受累临床表现缺血期

4、:血管狭窄→器官、组织缺血坏死期:急性血栓形成→管腔闭塞→器官、组织坏死纤维化期:长期缺血→器官、组织纤维化萎缩无症状期→缺血期→纤维化期19临床表现——一般表现主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粥样硬化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四肢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20主动脉粥样硬化无特异性症状主动脉瓣区A2亢进、金属音调,收缩期杂音收缩期血压升高,脉压增宽X线检查:主动脉结向左上方凸出,主动脉影增宽与扭曲,钙化阴影形成主动脉瘤:动脉夹层:21脑动脉粥样硬化脑缺血→眩晕、头痛和昏厥等脑动脉血栓形成或破裂出血→脑血管意外→头痛、眩晕、呕吐、意识丧失、肢体瘫痪、偏盲或失语等

5、脑萎缩→痴呆,有精神变态,行动失常,智力和记忆力↓22肾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狭窄→顽固性高血压肾动脉血栓形成→肾区疼痛、少尿和发热肾脏缺血→肾萎缩→肾衰竭23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消化道症状动脉血栓形成→剧烈腹痛、腹胀和发热肠壁坏死→便血、麻痹性肠梗阻和休克等24四肢动脉粥样硬化下肢较为多见缺血→下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动脉管腔完全闭塞→坏疽2526实验室检查脂质代谢异常:TC↑、LDL-C↑、TG↑、HDL-C↓X线检查:平片、动脉造影-管腔狭窄或动脉瘤病变(部位、范围和程度),确定治疗的适应证27多普勒超声:动脉的血流情况和血管病变肢体电阻抗图、脑

6、电阻抗图、脑电图、CT或磁共振显像:判断四肢和脑动脉的功能情况以及脑组织的病变情况放射性核素心脏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心电图和负荷试验、冠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实验室检查28血管内超声和血管镜检查:最新的检查方法——直观、金指标29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病史、体征、辅助检查鉴别诊断:主动脉粥样硬化:与梅毒性主动脉炎和主动脉瘤以及纵隔肿瘤相鉴别冠心病-与其他冠状动脉病变所引起者相鉴别;心肌纤维化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相鉴别30脑动脉硬化: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血管意外相鉴别肾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高血压与其他原因的高血压相鉴别;肾动脉血栓形成需与肾结石相鉴别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7、产生的症状与其他病因的动脉病变所引起者鉴别。诊断和鉴别诊断31防治一般防治措施药物治疗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32一般防治措施配合治疗:长期防治措施重要性合理的膳食:总热量勿过高、维持正常体重体重指数BMI,20-24为正常;腰围女性≥80cm,男性≥85cm为超标低脂饮食、饮食清淡,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33工作和生活规律不吸烟,不饮烈性酒积极治疗与本病有关的疾病(riskfactors)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提倡有氧代谢活动34药物治疗调节血脂药:长期服用主要降低血甘油三酯:贝特类、烟酸类主要降低血胆固醇:(1)羟甲基戊二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