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模型及基本定律

电路模型及基本定律

ID:39331943

大小:583.31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7-01

电路模型及基本定律_第1页
电路模型及基本定律_第2页
电路模型及基本定律_第3页
电路模型及基本定律_第4页
电路模型及基本定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路模型及基本定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直流电路主要内容: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直流电路的基本定理;直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及其应用。重点:直流电路的基本定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如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等。第三节独立电源一、电压源1、理想电压源(亦称恒压源)定义——如果一个供能元件接入任一电路后,该元件的两端始终保持规定的电压uS(t),则此供能元件称为理想电压源(或恒压源)。特点:(1)、无论流过电流多大,恒压源两端电压确定不变。(2)、流过恒压源的电流是任意值,其值大小仅取决于外电路。一般而言,恒压源不存在,只是近似视为恒压源。2、电压源常用的电压源如列车蓄电池(直流电源),

2、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二、电流源1、理想电流源(亦称恒流源)定义——如果一个供能元件接入任一电路后,流过该元件的电流始终能保持规定的值iS(t),则此供能元件称为理想电流源(或恒流源)。特点:(1)、无论电路端电压多大,恒流源流入该电路的电流确定不变。(2)、恒压源两端的电压是任意值,其值大小仅取决于外电路。一般而言,恒流源不存在,只是近似视为恒流源。2、电流源常用的电流源如硅光电池。三、电源模型的等效互换1、等效电路的定义2、等效互换对电压源电路,有:或两个二端口网络N1、N2,若端钮处电流、电压均相等,则N1、N2等效。对电流源电路而言,则有

3、:或根据等效定义,故有:则当两电源参数符合下列关系时,两种电源对外电路完全等效。注意:(1)方向:恒流源箭头方向为恒压源正极;(2)RS未必是内阻,且。(3)等效时,端钮上电流、电压一致,即对外电路等效,对内电路并非等效。例题:试求以下电压源模型的等效电流源模型及电流源模型的等效电压源模型。例题:试求以下电路的等效电流源模型和等效电压源模型。从以上例子可看出,与电压源并联的元件对电压源的电压没有影响,而与电流源串联的元件不会影响电流源的电流。第四节含源支路的串联、并联和混联当含有电压源或电流源的支路串联、并联和混联时,等效电路的计算原则:含有电压

4、源支路串联时,可以合并;含有电流源支路并联时,可以合并。一、串联若几个电压源、电阻串联时,则等效电路中二、并联若多个含电压源支路并联时,则:三、混联:既有含源支路的串联,也有含源支路的并联电路。结论:若干含源支路作串联、并联和混联时,就其两端来说总可以化简为一个恒压源、电阻串联(电压源模型)或一个恒流源、电阻并联(电路源模型)。例题:化简电路为一个电流源模型的等效电路。一般地说,电源模型等效变换时从网络端口向网络内部变换,即网络端口向左时,自左向右变换。应用:这种等效电路可以在进行分析和计算时使电路简化。即在求复杂含源电路中某一支路的电流时,可以

5、将该支路从电路中移出,而将其余电路视为二端口含源网络。此时应用电源模型等效法,将二端口含源网络中含源支路的串、并联进行化简,使之等效为电压源模型或电流源模型。然后,将移出的待求支路还原,电路成为最简单的直流电路,应用欧姆定律可求出待求支路的电流。第五节电路的工作状态一、电气设备的额定值(或称标称值)一般用下标N表示额定值,如UN、IN、PN等。定义——各种电气设备(包括电缆、导线)和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功率等,都有规定的使用数据,即额定值。通常将额定值标在铭牌上或外壳上。二、电路的工作状态1、负载工作状态(开关K闭合)电路中的电流当US和RS为

6、定值时,RL愈大,电流I愈小。在电工技术上称负载愈小。即所谓的负载的大小,是指负载电流或功率的大小,而非负载电阻RL的大小。当电流I=IN时,称为满载工作状态;I>IN时,称为过载;而I

7、=0.1Ω。求开关K分别与R1=1.4Ω,R2=0.2Ω相接时,或断路、短路时的电流、电源的端电压及负载消耗的功率。第六节克希荷夫(基尔霍夫)定律一、名词解释1、支路:如ab,acb,adb2、节点:如a,b3、回路:如abca,abda,adbca4、网孔:如abca,abda二、克希荷夫电流定律(KCL)——根据电流的连续性内容:对于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流入该节点的电流恒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注意:应用KCL讨论某一节点时,首先要标出每一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节点a,则若一个节点上有几条支路,则用数学式表示KCL为:若将节点a的电

8、流关系式改写为则KCL可换一说法:流入电路任一节点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其数学表达式为:其中,参考方向指向节点的电流(即流入节点的电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