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322782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30
《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浅谈延平区樟湖小学:包月云《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从这样的理念出发,在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一、以写促读,帮助理解阅读教学中练笔的功能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就是帮助理解课文的。练笔应该成为阅读理解的一种手段、一种方法。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中“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这一重点,是这么进行的:师:台湾青年为什么静静的躺在病床上?生:为杭州小钱捐献骨髓。师:台湾青年是在什么环境下静静的
2、躺在病床上捐献骨髓的?生:在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生: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生:不知道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师:在这样的环境下,台湾青年静静的神态下,他的内心肯定是不平静的,请你们拿出你们手中的笔写写他的内心世界。师:通过想象补白,你觉得台湾青年是一个怎样的人?生:舍己救人,无私奉献生:一心为他人着想,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高尚品质再读这一段落,作者在场景描写中抓住了什么?生:环境描写生: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描写师:说的对,通过这个段落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环境描写的好处和作用,也知
3、道如何准确地抓住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品质。在这个片段中,教师指导学生精读“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段落,捕捉重点词句,联系周围环境,让学生去想象补白,台湾青年的内心世界,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写作方法,即运用环境描写来反衬人物的品质。这时的“写”是为了帮助理解、帮助阅读,是“读”的一种手段,既帮助学生读深、读透,又让学生得到另外一种作用,那就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在以上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找出文章的写作方法,并通过掌握写作方法来读懂文章的思想。让学生在阅读方法和思想上吸收写作知识,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一、以写促学,巩固学法教是为
4、了不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一致认为:“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学生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方法,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能终身受用。因此,课堂上应重视教给学生理解、学习课文的方法,重视学法的指导,授人以“渔”,并结合练写让学生以“渔”来收获自己的“鱼”。将训练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与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相结合,既能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又能促其掌握写作方法。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一文在描写大榕树部分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进行描写。到近处描写大榕树时,作者又抓住了大榕树的枝、干、根、叶进行观察描写,条理清楚,详略得当。枝、干、根是略写
5、,只是寥寥几笔带过,而叶的部分是详细,作者从两方面进行观察描写:一方面是从树叶长得密而茂盛;另一方面是从树叶的颜色和光泽,而且作者展开了合理,额生动的想象,把这棵大榕树写得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叶圣陶曾说过:文本是最好的范文。我们要学以致用,因此教师在上完这片段后,让学生按照文本的观察顺序“从远到近”,还按照从“枝、干、根、叶”的描写方法,带领学生到校园走走,找出自己喜欢的树进行按顺序观察描写,做到详略得当。这样的教学片段突破了课文内容的限制,强调方法的指导和运用在新的阅读实践中,向学生渗透一种意识——学习方法的获得是为了读懂更多的文章,从而培养阅读能力。最后设计的练笔,要求运用学
6、到的方法练写,强化了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巩固了课堂学习成果,提高了学习效果。三、以写定教,巩固教法教学方法包括教师传递信息和调控过程的教授法,也包括学生听讲、观察和阅读等学习法。“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语文实践的机会,教师可用“说”“写”的形式设计教学,以学生的“说”“写”实践代替教师的讲解,以“说”“写”定“教”,使学生在课堂上有大量的时间练说、练写,充分体现《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如,一位
7、教师是这样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的:(出示文中句子:“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师:这位父亲是如何的了不起?请同学们写一写。生: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其他孩子的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而这位父亲一直不停地挖掘。人们劝阻他,“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