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评报告(内容)

自评报告(内容)

ID:39300046

大小:60.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6-29

自评报告(内容)_第1页
自评报告(内容)_第2页
自评报告(内容)_第3页
自评报告(内容)_第4页
自评报告(内容)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评报告(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抢抓机遇,教育创强谱新篇——秀水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自评报告乐昌市秀水镇人民政府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是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手段。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以创建省教育强镇为抓手,全面改善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以教育优先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良好成效,为秀水各项事业发展增添强大的动力。现将我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我镇地处广东省最北部,东与梅花镇相邻、南与沙坪镇接壤、西北两面与湖南宜章县栗源、关溪交接。经济欠发达,是乐昌市6个石灰岩乡镇之一,全镇总面积

2、56平方公里,辖10个村委会,77个自然村,总人口1.9万人。有耕地面积9440亩,其中水田5328亩,旱地4112亩。近年来,我镇充分利用省“双到”扶贫工作契机,大力发展种植黄烟、马铃薯和优质水果,千方百计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2011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1.1亿元,农民纯收入6235元。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我镇党委、政府坚持走“经济强镇、农业稳镇、科教兴镇”-15-之路,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镇,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坚持以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为工作重点,大力发展幼儿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积极

3、稳妥地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经过全镇人民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奋斗,全镇教育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目前,我镇有中心学校1所;教学点3个,镇中心幼儿园1所;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现有在校中小学生2367人,其中初中生837人,小学生1530人,在园幼儿180人。全镇在编在职教师140人,其中初中教师55人,小学教师81人,幼儿园教师4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兼职)教师6人。基础教育、幼儿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协调发展,一个不断完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体系正逐步形成。二、主要做法和成效(一)全民参与,全力创建教育强镇1.领导重视,全力创强。一

4、直以来,我镇党委、政府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工作目标。2007年,制定了《秀水镇2007-2012教育发展规划》,提出了我镇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发展的目标,工作部署和总体要求。为了加强教育管理,强化政府责任,镇政府建立了相关制度。一是会议制度。每年定期召开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每年教师节均召开表彰大会,表彰先进,慰问教师。二是建立镇村干部挂点联系学校制度。并规定镇班子成员和村委干部每人挂点联系一间学校;三是-15-深入调查研究,设立为教育办实事制度。镇党政一把手及分管教育的领导,坚持每学期开学初走访学校,并经常深入学校调研,解

5、决教育发展的问题,为学校办实事,办好事。2004年,为秀水中学征地14000平方米,扩大了学校用地面积。    2.分工明确,落实责任。为扎实推进创强工作,2012年5月,我镇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的“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创强”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强”具体工作,并设立资金筹集、秘书资料、宣传信息、综合督导4个“创强”小组,负责“创强”具体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制订了《秀水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方案》,召开了“秀水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动员大会,组织了镇“创强办”成员和学校领导有针对性地走出去学习取

6、经,明确做法,增强信心,创新思路,确保创强工作顺利进行。3.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我镇充分利用广播、国旗下讲话、主题校会、家长会、板报、标语、横额、倡议书、公开信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开展创建教育强镇宣传工作,使创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达成共识。形成全民关心,人人参与,共同为创建工作出力,营造了镇、学校、村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创教育强镇的良好氛围。(二)加大投入,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我镇是典型的石灰岩贫困山区,镇财政收入并不宽裕,但镇委、镇政府高瞻远瞩-15-,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宁愿其他项目放慢一点,也要克服种种困难,多方筹集资金,优先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全力支持教育,全

7、力改善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依法落实“三个增长”,不断增加教育投入。2006年至2008年,我镇连续遭遇了“7.15”洪灾和“1.25”罕见的冰冻雨雪灾害,给我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我们克服困难,依法履行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将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列入公共财政予以保障,依法落实“三个增长”。据统计,2009年冬期至2012年春期,省、市、镇三级财政共投入的教育经费分别为590万元、924.6万元和755万元,生均教育事业费为2185.2元、3592.27元、3083.9元,生均公用经费为423.85元、522.65元、

8、556.69元,教育经费实现了“三个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