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对动物肠黏膜免疫的调控作用_雷春龙

肠道菌群对动物肠黏膜免疫的调控作用_雷春龙

ID:39288630

大小:287.1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9

肠道菌群对动物肠黏膜免疫的调控作用_雷春龙_第1页
肠道菌群对动物肠黏膜免疫的调控作用_雷春龙_第2页
肠道菌群对动物肠黏膜免疫的调控作用_雷春龙_第3页
肠道菌群对动物肠黏膜免疫的调控作用_雷春龙_第4页
肠道菌群对动物肠黏膜免疫的调控作用_雷春龙_第5页
资源描述:

《肠道菌群对动物肠黏膜免疫的调控作用_雷春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动物营养学报2012,24(3):416-422ChineseJournalofAnimalNutritiondoi:10.3969/j.issn.1006-267x.2012.03.005肠道菌群对动物肠黏膜免疫的调控作用*雷春龙董国忠(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重庆市牧草与草食家畜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6)摘要:动物肠道共生着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菌群,而肠壁内存在着为数众多、功能强大的黏膜淋巴细胞。肠道菌群具有促进肠黏膜免疫系统生长与发育和调控肠黏膜屏障与免疫功能的双重作用。本文主要从动物肠道菌群的定植与特性、肠黏膜免疫细胞的功能以及肠道

2、菌群对肠黏膜屏障与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关键词: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肠黏膜免疫;调控中图分类号:S8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67X(2012)03-0416-07[1]肠道是动物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最为密切的杆菌就占细菌总数的90%以上。动物肠道原籍组织之一,也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黏膜中菌群主要来源于母体及其阴道,在消化道内的定分布着机体50%以上的淋巴组织,而肠道中共生植顺序首先是需氧菌,然后是兼性厌氧菌,最后才着大量结构复杂的菌群。近年来,在肠道菌群对是专性厌氧菌。这些肠道菌群在动物出生后最初动物的营养调控作用受

3、到人们关注的同时,肠道的种类和数量极少,新生动物从富含母体菌群的菌群调控下的肠黏膜系统对动物的免疫与健康作环境中获得肠道菌系,并且随着外源菌的不断侵[2]用也日益引起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肠道正常菌群入,在肠道内迅速形成一个庞大的菌群。定植和肠黏膜结合形成的机械屏障、免疫屏障与生物后的菌群生活在3个完全不同的微生态环境中,屏障不仅发挥着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作用,而即有的生活在腔道内,有的生活在肠上皮细胞且能有效防止致病物质的入侵和菌群内毒素的位(iEC)表面,有的生活在肠黏膜隐窝内。其中定植移。同时,肠道菌群通过一系列生理作用对肠黏于肠上皮细胞表

4、面和肠黏膜隐窝内的菌群多数是膜免疫功能进行动态调控。本文就肠道菌群的定原籍菌群,其深层主要寄居着厌氧菌,中层为类杆植与特性、肠黏膜免疫细胞的功能以及肠道菌群菌、消化链球菌,表层为大肠杆菌、肠球菌等,它们对肠黏膜屏障与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都与宿主的肠黏膜免疫细胞有着极为密切的关旨在为益生素制剂和黏膜口服疫苗的开发利用提系。研究发现,给刚出生的无菌小猪接种非致病供理论参考,以促进动物健康和提高生产性能。性大肠杆菌,在最初几天即可观察到肠黏膜通透性增加、一些菌群移位到肠系膜淋巴结、产生特异1动物肠道菌群的定植与特性性抗菌抗体以及多克隆的B细

5、胞被激活等生理[3]动物肠道中的菌群是一个独特、多样的生态现象。系统,也是已发现的生态系统中细胞密度较高的系统之一。该系统中栖息着大约30属的500多种2肠黏膜免疫细胞的功能菌群,主要由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组肠道不仅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场所,还是成,其中专性厌氧菌占99%以上,仅类杆菌和双歧机体内最大的菌群和毒素贮存库。正常肠道之所收稿日期:2011-09-13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资助(2011CB100800)作者简介:雷春龙(1986—),男,四川绵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动物营养与免疫研究。E-mail:lcl667

6、8@163.com*通讯作者:董国忠,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gzdong@swu.edu.cn3期雷春龙等:肠道菌群对动物肠黏膜免疫的调控作用417以能将数量巨大的细菌和毒素等有害物质有效地推测,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可能与位于固有层的肠局限于肠道内,是因为肠道黏膜免疫系统通过诱道菌群抗原有关。另外一种效应部位细胞固有层导部位和效应部位的细胞共同发挥着生理效应,淋巴细胞弥散地分布于肠道黏膜的固有层内,主[4]++产生多方面、多层次的免疫防护功能。要为CD4T细胞和SIgA。其中CD4T细胞能2.1诱导部位细胞的功能分泌白细胞介素-10(I

7、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肠上皮细胞和派氏集合淋巴结(PP)淋巴细胞(TGF-β)等下调免疫反应的细胞因子,同时可影++是肠黏膜免疫的主要诱导部位细胞。肠上皮细胞响SIgAB细胞对SIgA的分泌;而SIgAB细胞除具有消化吸收功能外,还具有摄取和释放分泌则主要通过SIgA发挥免疫效应,能够和病原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提呈抗原和分泌细胞因毒素及抗原性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阻止肠子等免疫功能。近年的研究发现,肠上皮细胞对道有害菌的入侵和抗原性物质渗透过肠黏膜[9]口服耐受(OT)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当肠上皮屏障。细胞来源的转化生长

8、因子-α(TGF-α)被激活后,可抑制白细胞介素-4(IL-4)的反应,从而抑制局3肠道菌群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调控作用部肠腔抗原的超敏反应。这是因为IL-4可以诱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