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ID:39285422

大小:22.0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9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_第1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_第2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_第3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_第4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intervention,PCI)  是指采用经皮穿刺技术送入球囊导管或其他相关器械,解除冠状动脉狭窄或梗阻,  重建冠状动脉血流的技术。主要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置入  术、定向性斑块旋切术(DCA)、斑块旋切吸引术(TEC)、斑块旋磨术及激光血管成  形等。本章重点介绍PCI的基本技术--PTCA和支架置入术。  【适应证】  确定PCI的适应证主要是权衡其收益和风险。收益大于风险即可为相对适  应证,反之则为相对禁忌证。权

2、衡收益和风险须考虑下列因素:①患者全身情况能  否耐受操作;②心肌缺血严重程度;③病变形态、特征,手术操作成功的可能性;  ④处理并发症的能力;⑤远期效果;⑥费用。  1.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  (1)药物治疗后仍有症状、并有缺血证据,狭窄≥50%、单支或多支病变患者。  (2)症状虽不严重或无明显症状,但负荷试验显示广泛心肌缺血,病变治疗成  功把握性大,手术风险低。  (3)PCI后再狭窄病变。  (4)左主干病变不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者。  (5)CABG术后:CABG术后移植血管局限性狭窄,近远端吻合口病变或自身  血管新发生的病变导致心绞

3、痛或有客观缺血证据者。  (6)有外科手术禁忌或要经历大的非心脏手术的冠心病患者。  2.无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非Q波心肌梗死)  对高危以及经充分药物治疗后不能稳定的患者提倡早期介入治疗。  3.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MI)  (1)直接PCI  ①ST段抬高或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的AMI,发病在12h内,能在就诊后  90min内由有经验的术者开始球囊扩张者。  ②ST段抬高或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的AMI,发病36h内发生心源性休  克,可在休克发生18h内由有经验的术者行PCI者。  ③AMI发病12h内有严重心力衰竭和(

4、或)肺水肿(Killip3级)患者。  ④AMI发病12---24h伴有严重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或心电不稳定或有持  续心肌缺血症状者。  ⑤适合再灌注治疗,但有溶栓禁忌证的AMI患者。  (2)溶栓后补救性PCI  ①溶栓后仍有明显胸痛,或合并严重心力衰竭、肺水肿或心电不稳定者。  ②溶栓后仍有或新发生心源性休克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3)急性期后的PCI  ①有自发或诱发心肌缺血或再梗死征象者。  ②心源性休克或持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③左室射血分数<40%、左心衰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④急性期曾有过心力衰竭者。  ⑤对溶栓治疗后的患者,

5、均可考虑冠状动脉造影对闭塞的梗死相关动脉或严  重狭窄病变行PCI(若无缺血证据,建议在数天或数周后进行)。  ⑥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  【相对禁忌证】  1.病变狭窄程度<50%,且无明确客观缺血证据。  2.左主干狭窄伴多支病变。  3.过于弥漫的狭窄病变。  4.在无血流动力学受损的AMI急性期不应对非梗死相关动脉行PCI;AMI  发病已超过12h,无心肌缺血症状,且心电图及血流动力学稳定者不应行PCI。  【操作方法】  1.术前准备  (1)术前用药及准备  ①术前应继续口服原有抗心绞痛药物。  ②抗血小板制剂:术前3d开始口服阿司匹林100~3

6、00mg/d,对未服用过阿  司匹林而须急诊PCI者应于治疗前立即给予300mg水溶性制剂口服。对计划  行支架置人术者还应口服氯吡格雷或噻氯匹定。氯吡格雷应于6h前服用负荷  剂量300mg(急诊PCI可于术前立即服用),此后每日75mg;噻氯匹定由于起效  慢,应于术前72h开始给予250mg,2/d,2周后改为250mg,1/d。噻氯匹定的  严重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症,必须定期复查血象。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介  入治疗(包括急性ST段高心肌梗死)还可合用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药。  ③对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于术前2~3h开始持续静脉滴注生

7、理盐  水或5%葡萄糖lOOml/h,直至术后10h或出现充足尿量。对给予充足血容量后  仍尿少或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可给予适量呋塞米静脉注射。  ④患者术前应备皮、行碘过敏试验、接患者入导管室前可酌情给予镇静剂。  ⑤医生应全面了解患者临床情况,向患者和(或)家属解释操作的大致过程及  须与医师配合的事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器材的选择  ①引导导管:常用Juakins型引导导管。左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为了增强导  管支撑力还可选用AmplatzL、XB、EBU等类型导管。右冠状动脉呈钩形向上时,  为增强导管支撑力可选用AmplatzL型引导导管

8、,但操作须十分谨慎,因较易发生  血管开口部及近端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