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假说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假说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ID:39280717

大小:41.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9

科学假说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_第1页
科学假说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_第2页
科学假说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_第3页
科学假说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_第4页
科学假说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假说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假说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学号:GS01201504姓名:王天方摘要:凡是尚未经过实践验证的理论构想,都只能说是假说。假说可以被证实,也可以被“修正”,这个历史的检验过程,同时也就是理论的发展过程。如果我们硬把假说看成是真理的顶点,就会把自己的思维封闭起来。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已经被证明是普遍真理,其中包含的个别结论还远远没有被完全证实。马克思当时对未来社会的预浏还只能说是假说,如果把假说当成定律照抄照搬,就会铸成错误,理论也无法发展。关键词:假说科学实践科学史的研究证明,任何真理都不是一次完成的。科学发现是一个从

2、必然到自由的过程,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的发展,都一再证明了这一点。在自然科学中,第一次提出的学说人们总是习惯地称为假说。哥白尼的“日心说”,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都曾以假说的形式沉思着、发展着。恩格斯在概括近代自然科学离不开假说这一事实的时候指出“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进一步的观察材料会使这些假说纯化,取消一些,修正一些,直到最后纯粹地构成定律。如果要等待构成定律的材料纯粹化起来,那末这就是在此以前要把运用思维的研究停下来,而定律也就永远不会出现。[1]假说往往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提出对自然现象

3、以新的说明方式。假说的形式总的来说包含着相互变化和相互作用的两个因素或环节—猜测和论证。从一定意义上讲,假说就是猜测。科学工作者基于有限的科学事实,调动一切理论储备,充分发挥思维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出初步的猜测,猜测是新思想的萌芽,是科学假说的胚胎,这是科学假说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假说只是科学理论的可能方案,科学假说向科学理论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科学假说转化为理论的基本条件是其是否经受得住科学实践的检验。把科学假说运用于实践,如果有愈来愈多的事实和这个假说相符合,并且没有任何已知事实与之相矛盾,那就

4、证明这个假说是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这是科学假说转化成科学理论的首要标志。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在刚提出时,只是一个假说。牛顿运用这个定律推断地球是个两级较平赤道突出的扁球体这个解释却遭到当时天文学家们的强烈反对,在当时人们认为地球的形状是两极距离大于赤道直径的长形球体。直到1730年法国数学家比德莫博图组织了一次探险,到芬兰北部的拉普兰去测量北纬子午线一度的长度。结果表明牛顿的观点是正确的,再到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采用扭秤法较精确的测定了引力常数的值,直接证明了地面物体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正因为万有引力定律在实践中取

5、得了圆满的结果,成功的解释了一个又一个事实,并且没有遇到不可克服的矛盾,即反例,所以,牛顿定律就从科学假说逐渐转化成科学理论。科学实践作为检验科学家说的标准,既能证实科学假说也能证伪科学假说。一般说来,经过科学观察,科学证实的科学假说即可转化为科学理论,而被科学观察实验所伪证的科学假说就会被否决。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科学假说的检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科学的发展史上,判决性试验常常被当时的科学家们视为科学假说是否转化为科学理论的重要判据。有很多在当时的时代被认为确定无疑的理论很多都被之后的假说实验多推翻,而曾经被认为错误的结论

6、又被证实为正确的。假说一旦经受住了实践检验,具备了解释性和预见性,就可以转化成科学理论,然而这种科学理论仍然是相对真理,随着科学实践的发展,它又要接受新的挑战,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之间的转化是不会终结的。为了验证一些有价值的假说提出了以下几个方法论原则:理性信念;可检验性原则;对应原则和简单性原则。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广泛应用假说可以说是确定无疑的。那么社会科学呢从严格意义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划分只有相对的意义,它们同属于科学的范畴,况且当代还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体化趋势,因此,在研究方法上,自然就有通用的性质。社会科学

7、既然是一种科学,也不可能一次在头脑中形成“绝对概念”,任何原理都要经历一个痛苦的检验过程,而在尚未形成定律之前,就需要构制某种假说。翻开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到处可以看到成功地应用假说的例子。例如在考察货币的起源时,马克思写道“在这里,我们要做资产阶级经济学从来没有打算做的事情指明这种货币形式的起源,就是说,探讨商品价值关系中包含的价值表现”[2]。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虽然未曾揭示货币的本质,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也有许多有识之士猜测过货币的奥秘。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就曾设想张床间屋,无异于张床间货币。这种最初的猜测,带有科学

8、的成分,但并未得到证明,可以说是一种“假说”。马克思曾对这种猜测给予极高的评价亚里士多德在商品的价值表现中发现了等同关系,正是在这里闪耀出他的天才的光辉图。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亚里士多德还无法最后走出迷宫,马克思正是站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证明了货币形式的本质。因此可以说,马克思的货币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