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佚籍与学术史

简帛佚籍与学术史

ID:39260860

大小:1.86 MB

页数:440页

时间:2019-06-29

简帛佚籍与学术史_第1页
简帛佚籍与学术史_第2页
简帛佚籍与学术史_第3页
简帛佚籍与学术史_第4页
简帛佚籍与学术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帛佚籍与学术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李学勤著江苏教育出版社江西省版权局著作权合同登记赣字142001197号1993李学勤本书经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李学勤著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4鹅湖学术丛书ISBN753923606X简李简考古研究中国帛书考古研究中国K87704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宇2001第17809号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李学勤著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URLhttp//www.jxeph.comE-mailjxeph@public.nc.jx.cn(南昌市老贡院8号330003)各地新华书店经销江西科佳图书印装有限责任公司印刷2001年9月第1版200

2、1年9月第1次印刷880毫米1230毫米16开本26印张3145千字印敷13000册ISBN753923606X/Z.107定价32.00元赣教版图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向我社出版科调换自序中国考古学的进展正受到举世学者的瞩目和关切近二十余年来各地新发现的简牍帛书是考古工作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其价值之珍贵影响之深远实在难以估量在近代清末已有简牍出土蜚声于世界嗣后发现不绝但当时实物均得自汉晋边陲性质有关屯戍其间虽有零散书籍未涉典要不能与前汉孔壁西晋汲冢的发现比拟至近代新出简帛数量既大且有甚多珍异佚籍对研究古代文化极有意义我们生在这一新发现的时代是应该庆幸的我是在1974年开始从事新出简帛的整理研究的

3、尤其是在1975年到1978年以全部时间做这方面工作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值得怀念的一段生涯工作地点主要是在老北大红楼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曾暂时迁至紫禁城内城隍庙工作的条件不能算好但研究带来的愉悦却是令人难忘的伴随整理研究的过程我写了若干篇论文这些简帛佚籍是太吸引人了论文的题目真是信手拈来我常想我们的机遇胜过孔安国和束皙荀勖而自己的能力常感不足每种佚籍每个题目都要有广泛的准备才能着手探究比如为了研究马王堆帛书周易我写了一本周易经传溯源仍然没有把设想的研究准备好无论如何这些年我写的论文大致将已发表的简帛佚籍谈到了幸能得到读者注意不过有不少散见于各种报刊或论文集检索不便现在这本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是在

4、一系列小文的基础上补充修改而成敬望读者多予指教简帛佚籍的发现对考古学古文字学古代史等等学科都有很大的影响但我以为其影响最大的乃是学术史的研究传统的观点以为考古学发现的仅是物质的文化这个看法我是不赞成的因为考古发现的物质遗存总是要体现精神的文化至于出土佚籍更显然属于精神的内涵如今通过出土简帛的整理研究竟使被认为最物质的考古学同最精神的学术史相沟通这或许是有希望的研究方向学术史的考察研究是探讨中国文化本质的核心课题历史上每逢文化演变的关键时期人们便感觉到对过去学术作回顾总结的必要近世更是如此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撰清代学术概论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所起的承先启后作用是众所习知的最近在学界的文化研究

5、热中很多人致力研索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形成更使古代学术史的探究具有特殊意义简帛佚籍的发现和研究正好在这方面提供了大量新的线索海内外很多学者已经于此做出了不少贡献曾经直接参加新出土简帛整理研究的唐兰商承祚顾铁符罗福颐朱德熙于豪亮韩仲民等先生已先后谢世谨以这本小书献给他们以志忆念李学勤1994年11月17日灯下目录自序第一篇通论一新出简帛与学术史二简帛和楚文化三对古书的反思第二篇楚帛书研究一楚帛书中的天象二楚帛书中的古史与宇宙论三再论帛书十二神四论楚帛书残片五楚帛书和道家思想六冠子与两种帛书第三篇秦简研究一云梦睡虎地秦简概述二秦律与周礼三秦简与墨子城守各篇四日书和楚秦社会五日书中的艮山图六日书盗者章

6、研究七时分与吴越春秋八放马滩简中的志怪故事第四篇江陵张家山简一江陵张家山汉简概述二论张家山247号墓汉律竹简三奏谳书初论四奏谳书续论五引书与导引图六算数书介绍第五篇长沙马王堆帛书一帛书周易的卦序卦位二帛书周易的几点研究三论帛书易传及系辞的年代四从要篇看孔子与易五春秋事语与左传的传流六帛书五行与尚书洪范七论经法大分及经十大标题八称篇与周祝九范蠡思想与帛书黄帝书十论帛书白虹及燕丹子第六篇其他简牍一长台关竹简中的墨子佚篇二孙子篇题木牍与佚文三论银雀山简守法守令四田法讲疏五市法讲疏六唐勒小言赋和易传七竹简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八八角廊汉简儒书小议主要参考文献后记第一篇通论一新出简帛与学术史20世纪20年

7、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在清华国学研究院任导师时,曾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一文。这篇名文说明“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见”,并举出“自汉以来,中国学问上之最大发见有三,一为孔子壁中书,二为汲冢书,三则今之殷虚甲骨文字,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处之汉晋木简,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及唐人写本书卷,内阁大库之元明以来书籍档册”,作为显例。这些发现都对学术史起了重大的影响,所谓“纸上之学问赖于地下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