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开题报告

贵州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开题报告

ID:39246440

大小:24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8

贵州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贵州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贵州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贵州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贵州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贵州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Shanx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贵州省经济增长因素的考察与计量分析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国民经济管理姓名:_郑丽娟_学号:_200811040108_指导教师:__王选选___2011年12月13日选题背景和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地处我过西南腹地的贵州省经历了一个经济持续增长的时期,综合实力得到大大提高。1978-2010年贵州省GDP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8%,超过全国平均8.1%的增长速度,但也应注意到,贵州目前的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2010年,贵州人均GDP仅13221

2、元/人低于全国29706元/人的平均水平,全国排名末位,与排名首位的上海相差5倍。因此,对贵州的经济状况的分析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无疑对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鉴于此,对影响贵州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经济增长模型,可以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保持贵州经济持续增长提出一些建议与切实有效的对策。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状况:(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引进和学习,国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研究也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在国内的经济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舒元(1993)出版《中国经济增长分析》,分析了中国在1952-1990年间国民收入的增长主要是依

3、靠固定资产投入的增加,其次是劳动投入的增加,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总增长率中所占的份额较小。中国社科院的李京文等学者著的《中国生产率变动趋势之研究》﹑《中国生产率研究前沿》,分别全面的研究了中国生产率及变动趋势,定量研究了1953-1990年间资本﹑劳动和生产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和非经济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中国政府制定经济增长政策提出了重要的政策建议。王金营(2001)出版了《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一书,以罗默和卢卡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有效劳动模型与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的两模型比较要素分析框架。傅晓霞,吴利学(2003)

4、将制度因素引入C-D生产函数,对1981-1999年中国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2778%,说明制度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孙超,谭伟(2004)构建了一个经济增长模型,将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同时内生化,消除人口增长率对于分析经济增长率时带来的干扰,通过对模型的最优解进行分析以及对影响经济增长各种因素的解释,进一步说明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杨仕辉,黄祖桃(2006)发表《论中国经济开放程度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一文,通过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贸和投资的基本情况,得出结论,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越

5、来越高,外贸和外资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外贸依存度的变化对GDP的影响越明显,对经济的推动效果就会更加明显。王琳(2008)根据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的统计数据,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长江山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与就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协同关系,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很显著的提高经济增长的水平。杨聪敏(2009)发表《论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分配、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一文,探讨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如何扩内需,保增长。得出结论,其重要途径就是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建立城乡一体社会保障体系,减少人们的延时消费

6、负担,增强人们的即时消费能力,从而提升消费需求,促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王燕杰(2010)发表《我国经济增长多因素模型实证研究——基于主成分回归分析》一文,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了资本、劳动投入、制度和产业结构4个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测度了它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弹性和贡献。研究结果表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资本投入,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81%;其次是制度因素,其贡献率为19.03%;产业结构、劳动力投入的贡献率分别为10.55%、9.61%。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胡雪萍,李丹青(2011)发表了《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

7、实证分析》一文,该文利用索罗模型对1978~2009年中部地区的产出和资本、劳动、全要素生产率(TFP)三者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回归,得出了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各要素的增长率和贡献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1978~2009年间中部地区产出的大部分贡献来源于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比较小。因为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所以中部地区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实现集约型增长,实现“中部崛起”。对于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西方经济学家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探索,产生了许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