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245819
大小:3.42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6-28
《河流地貌认知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桂林理工大学GUILINUNIVERSITYOFTECHNOLOGY河流地貌认知实习报告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方向):水利类班级:学生:指导教师:2017年06月30日13一、实习目的:通过漓江上游猫儿山和湿地的调查,了解河流的形成及其地形地貌。二、实习内容:桂林猫儿山漓江源头土壤、植被调查;桂林会仙岩溶湿地调查。三、实习时间:周二:会仙湿地调查,9:00在1号食堂前集合上车,返回时间大约13:00;周三:猫儿山调查,8:00在1号食堂前集合上车,返回时间大约15:00;周四、周五:撰写实习报告并提交。四、实习成果(一)、猫儿山基本情况:6月28日我们驱车三个小时来到
2、了猫儿山。我们徒步爬上猫儿山海拔将近700米的地方然后返回,在上下山的途中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之下对猫儿山进行了实地的考察学习。根据老师的讲解和自己查阅的资料可以得知,猫儿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位于广西东北部的兴安县、资源县、龙胜各族自治县等县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北纬25°48'~25°58',东经110°20'~110°35'。主峰猫儿山属南岭山地西段越城岭山系,海拔高度2141.5m,为华南第一高峰,山体相对高度1862m,境内山峦重迭,原始森林密布,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土壤垂直13主峰猫儿山属南岭山地西段越城岭山系,海拔高度2141.5米,为华南第一峰,且发源于猫儿山的河流有3
3、9条之多,漓江就是其中之一。(图一)1、猫儿山土壤(图二)猫儿山区地处北纬25°48′~25°58′,南北跨度10′,同属中亚热带。由于高温多雨,风化作用强烈,加之常绿阔叶林生长繁茂,生物和土壤之间物质和能量之间的转换迅速,在富铝化和生物富集两个过程长期作用下形成红壤。因此,从纬度地带性来看,本区属于中亚热季风常绿阔叶林红壤,也即猫儿山区的地带性土壤是红壤(如图2)。猫儿山区土壤垂直带谱的基带由红壤开始,随着海拔的升高以及水热条件的差异而出现山地黄红壤,山地黄壤以及山地黄棕壤,海拔2000m以上的山顶部位,由于温度低,风力强,立地条件差,以致森13林和灌木生长困难,而草本植物
4、茂密,有山地灌丛草甸的零星分布。所以,猫儿山主峰的土壤垂直分布为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如图3)——山地黄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值得一提的是,在八角田海拔1800m左右一带,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局部平坦成低洼渍水处,存在山地沼泽泥炭土。(图三)1、猫儿山地质构造猫儿山地质构造属桂北台隆,是志留纪至泥盆纪之间的广西运动,形成以北北东向构造为主的北东向隆起带的一部分。山体因受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岩石发生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图四)主要变质为花岗片麻岩(如图四)。13由于高温多雨,受风化作用严重,部分岩石受球状风化(如图五)(图五)猫儿山的成土母质主要是花岗岩或花岗片麻岩风化的残积
5、物和坡积物,山麓地带有洪积物和冲积物。猫儿山岩体西缘局部形成混合岩带,边缘混合岩由条带状混合岩、混合质黑云变粒岩、局部混合质黑云变粒岩所组成。与前震旦系丹州群为交代过渡关系,反映了交代型花岗岩的地质特征,东缘则为突变浸入于震旦系中,形成角岩带表明了侵入花岗岩的接触特点。3、猫儿山植被(图六)猫儿山的植被共有202科,691属,1720种。其中木本维管束植物784种,草本植物707种,藤本植物229种。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主要有樟科、壳斗科,茶金缕梅科、蔷薇科、冬青科、山矾科、木兰科、杜鹃花科中的一些种类,其垂直分布规律为:山顶灌丛,山顶矮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
6、,竹林13(如图七)。由于天气和时间原因,我们只爬到了海拔750米的位置,中途看到了大片的毛竹林和少量乔木。但从路边茂密的植被和各类昆虫鸟类来看猫儿山的生态系统还是比较原始健康的。1、猫儿山山区河流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是广西主要的水源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高,涵养水源丰富,其地表水系十分发育。发源于猫儿山的主要河流有39条,其中从兴安流入漓江的有乌龟江、南湾江、砂木江、杨雀江、黑洞江、龙塘江、界板江、中洞江、大坪江、白岩江、漕江、岩子江、川江、产江、白竹江、大乌石江、上松江、杨柳江、小溶江等19条,从资源流入资江的有桐木江、弄塘江、雷家河、破门垭河等4条,从资源、龙胜流入浔江的有小
7、地河、正清河、滚水塘河、古牛河、杨梅河、吊洞河、社水河、百合冲河、大竹坪河、清水江、塘洞河、毛岩河、温水江等16条。猫儿山是漓江、浔江和资江的主要发源地,连接着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其河流均呈树枝状分布,特点是流程短,落差大,河床陡,流域面积小。由于下雨后雨水沿斜坡流动对山坡产生冲刷侵蚀作用,从而形成山洪或泥石流,山洪对沟谷的强烈冲刷的作用常形成冲沟。在冲沟发育过程中,岩沟底下切到潜水面以下,勾股水流得到地下水不断补给,则由暂时性的流水转变为经常性的流水,冲沟就演变为河谷。而泥石流又很大的冲击力,将巨型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