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242780
大小:67.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6-28
《心理辅导的意义及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心理辅导的意义(2007-01-0513:37:56)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现代中学生是推动21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其综合素质如何,特别是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21世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现代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心理健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小学的心理辅导充分体现: 1、发展性功能促使学生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
2、品格,提高学生的心理成熟度,增强他们今后全面主动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2、预防性功能并不是有了心理障碍才需心理辅导。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生活的经验和必要的心理准备,这一特点,而提供的防患于未然的心理辅导,它可以帮助学生度过身心剧变的青春期,可以坚强的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考验和挫折,以免出现由于无知和缺少准备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失误和精神疾患。 3、补救性功能它是针对学生中已经产生现实问题即轻度的心理障碍而提供心理咨询,它重在排除学生的心理困扰,恢复学生的心理平衡,重建自信性。而医院的精神治疗,主要是对精神疾病,如分裂症、强迫症的专门治疗。 因此,我们绝不能认为:“有了心理障
3、碍才开展心理辅导”;“需要心理咨询的是有了精神病。”学困生的辅导2008-09-1515:21:40 教育的过程1、“让学困生抬起头来。甲某是一个懂道理的学生,每次和他交流都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但是日常行为和学习习惯不能得到明显的进步。一次交流,发现他很有上进心,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虽然嘴上不承认,但是他内心并不自信。抓住这一点,我让他从尽量少让老师批评入手。他一有进步,我就及时抓住了他的的“闪光点”,在班上大加表扬。几周后,他的状态有所好转,再也不迟到了,上课也能听点课,除了有时打瞌睡,课堂上再也没有其他违纪现象,能够及时上缴各课作业。这样的状态对他本人来讲已经是取得了
4、很大的进步。2、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在教育实践中,我首先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不冷落歧视后进生,而是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只要他们有一点进步,就要及时予以鼓励和肯定,一旦他们切实感到老师在真心诚意地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时,他们就会很自然地产生肯定的心理倾向,自觉接受帮助,从而达到转化目的。“我们极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同时我们也极害怕别人的指责。”教师尊重学生是学生进步的外因,学生自尊自强是他们进步的内因。尊重学生,学生就会向老师敞开心扉,用全心来接受教师的爱。3、教师协作,同学帮助为了不断督促甲某进步,我与其他科任教师进行协作,在课堂教学中对他给予更多的关注,对
5、他多提问(根据其能力,设计相应问题),使其注意力始终集中于课堂,并及时对其进步给予表扬,使他对学习逐渐有了兴趣,自信心进一步增强。教育同学间要团结互助。不歧视跟班留级后的他,要以真诚的态度去帮助他,如:在分座时,把责任心强,乐于助人的同学派做他的同桌,督促其进步,半个学期的时间,他的学习成绩就有了提高,学习兴趣也比以前较浓,由于自己的进步,他心情比以前愉快多了,脸上也露出了笑容。4、与家长沟通在教育甲某同学的同时,我还常与他的家长联系,委婉地向他们建议,希望他们配合老师教育孩子。譬如在我与黄某关于如何与同学相处的话题深谈了以后,我又和他的母亲联系,希望她在家里对孩子也如此教育
6、,她表示愿意配合老师教育自己的孩子。现在她有空也会来学校问问孩子的情况,并和教师联系。学生常常担心老师和自己的家长联系,特别是学困生更惧怕班主任给自己的家长打电话,甚至把这个行为成为打小报告。但是通过注意掌握家校联系技巧,让学生感受到家长和教师在在真正关心他,教育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4、多给他一些“机会”首先因为“学困生”的行为、情绪、心理调控等方面有这样或那样的适应不良或障碍,所以他们犯错、发生“事故”的频率是比较高的。譬如他每次犯错后,我除了必要的批评外都给他提供改正的“机会”,让他将功补过,并告诉他老师相信他、他也要相信自己。其次,对这类学生,要多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
7、”、为班级做贡献的“机会”。尽管我们说,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均等的,但事实上,“学困生”的机会几乎很少,管同学、表扬等各种机会很少、甚至没有。我就让甲某同学担任课代表。因为这任务是一剂唤起他责任感的良药,他也很看重这机会,做得也较认真。自杀心理辅导一、前言回顾国内有关自杀研究的文献,大都将焦点集中于危险因子的探讨,目的在于希望能找出自杀者自杀的原因,以鉴别具自杀高危险群的个案,予以及时的介入与处置。在一般人的成长经验中,在生命的某些时段,可能亦曾浮现过轻生的念头,然而并非每一个人都真正采取自杀,也不是每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