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233781
大小:448.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6-28
《中国盐化工发展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盐化工发展分析二00九年十月1.我国盐资源概况1.1分类在我国,根据来源和生产方法可分为3类:以海水为原料晒制而得的盐叫作“海盐”;开采现代盐湖矿加工制得的盐叫作“湖盐”;开采地下天然卤水或古代岩盐矿床加工制得的盐则称“井矿盐”。我国井矿盐工艺以钻井水溶汲取卤水,进而真空蒸发结晶生产高品质盐为主,因此,又称真空盐。按照产品形式又分为固体盐和液体盐,我国以固体盐为主,液体盐主要指汲取的天然地下卤水或注水溶解地下岩盐矿床而得到的卤水,目前我国液体盐的比例不足10%,但国外发达国家较高,如美国达到51%。1.
2、我国盐资源概况1.2资源分布我国盐资源非常丰富,开采历史悠久。基本分布状况是:东部海盐,中部及西南部井矿盐,西北部湖盐。海水晒盐与国家的海岸线长度、滩涂面积及气候条件等有关,我国海盐以北方海盐区(含辽宁、河北、天津、山东和江苏)为主。海盐产自沿海地区,2004年中国大陆海盐产量高达2626.8万t,远高于井矿盐、湖盐产量,位居第一。其中北方海盐产量为2476.7t,南方海盐产量为150.1t,说明中国大陆海盐生产主要集中在黄海、渤海沿海地区。实际上中国四大海盐生产基地全部在黄海、渤海沿海地区,分别是:①河北
3、和天津基地;②山东基地;③辽宁基地;④江苏基地。井矿盐资源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江苏、云南、陕西等省,2004年井矿盐产量为1013.8万t,位居第二。湖盐资源主要分布在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陕西、山西等中西部地区,以青海盐湖最为丰富,储量在3000多亿t,2004年湖盐产量为359.1万t,位居第三。湖盐生产成本较为低廉,但我国西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对盐的需求也较低,远距离运输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2.我国制盐工业概况2.1生产情况近十余年,受我国盐化工及下游行业快速发
4、展的影响,我国对原盐的需求也快速增加。2007年,我国原盐生产和消费量5920万t,居世界第1位。从历年统计数据看,海盐产能最大,井矿盐次之,湖盐最低。东部沿海地区制盐产能约占总产能的60%。海盐生产主要集中在环渤海湾的山东、河北、天津和辽宁四省市,四省市产量占全国海盐产量的90%以上。湖盐主要集中在内蒙、新疆和青海三省。井矿盐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江苏、河南、江西、湖南、安徽、云南、重庆等省市。近年我国原盐产量见表1。2.我国制盐工业概况2.1生产情况受沿海地区各类园区和工业等项目建设发展的影响,北方海盐
5、区的盐田面积逐年萎缩,海盐产能增幅和所占比例逐渐降低,产能进一步增加的潜力不大。而井矿盐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技术成熟,投资门槛不高,因此近年井矿盐产能增幅较快,在全国盐总产量中的比例逐年提高。目前规划建设的制盐产能(主要是井矿盐)超过1000万t/a,盐业产能的增长可以满足下游行业的需求。2.我国制盐工业概况2.2存在问题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公路化雪、畜牧、水处理、洗浴用盐、高纯度工业盐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从数量、品种、质量等各方面还没有拓展和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液体盐的开发利用仍处于较低水平,折盐产量仅占井
6、矿盐总产量的12%。卤水化工的深加工系列产品,如钾镁肥、阻燃剂、农药、医药中间体等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资源利用水平低。目前,制盐工业仍主要以单一的制盐业为主,资源利用率很低。海盐苦卤利用率不足20%,莱州湾地下卤水的掠夺性开采使盐、溴比例失调,这一地区出现水位下降、浓度降低、流量减少等资源枯竭的现象;湖盐区由于单一提取盐,导致镁害严重,使湖盐资源遭到污染;矿盐区的芒硝提取率不足10%。国外则基本做到零排放。产业布局不合理。50%以上的原盐运输半径超过200km。在美国,80%以上的运输半径在150km
7、以内,管输液体盐比例较高。2.我国制盐工业概况2.3消费结构我国盐化工用盐占73%,食用盐占16%,其它用盐占11%。盐化工是我国制盐工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我国盐消费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主要体现在盐化工耗盐比例过大;道路除雪等行业的消费比例过低(美国融雪耗盐达到1900万t);卤水直接消费比例过低(如美国达到51%),而我国液体盐消费比例只有10%左右,可见我国制盐工业的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我国以盐为原料的盐化工产业,主要是纯碱和氯碱两大行业(俗称“两碱”)。近年来,氯酸钠和金属钠也发展较快,但这两种下游产品的
8、盐的消耗较低,不足总消费量的1%,对全行业的供需平衡影响较小。“两碱”的发展拉动了盐业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以纯碱和氯碱为龙头,下游产品开发并存的盐化工产业格局。2.我国制盐工业概况2.4发展思路近年盐业行业效益起伏较大,为避免产能严重过剩,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6年发布《制盐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优先考虑与两碱项目的配套建设。制盐生产能力由2005年的5500万t提高至2010年的6500万t,年增幅控制在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