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征文:我的青云故事

校庆征文:我的青云故事

ID:39216617

大小:20.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7

校庆征文:我的青云故事_第1页
校庆征文:我的青云故事_第2页
校庆征文:我的青云故事_第3页
校庆征文:我的青云故事_第4页
资源描述:

《校庆征文:我的青云故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校庆征文:我的青云故事  校庆征文:我的青云故事  2014年7月5日,当我以陵醴一中校长的身份走向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青云山,伫立山顶,多少青云故事涌上心头  (一)  我的青云故事始于1983年。作为陵醴最高学府的陵醴一中,承载陵醴多少家庭和学子的光荣与梦想。当时因为划片招生,我们那一代人很多不能进一中读高中;又因为全市择优录取,很多人不能迈进一中的课堂。我是少有的幸运者之一,因为高中学制在我们那一届两年转三年,陵醴二中1983年完成了两年制,而陵醴一中正完成两年与三年的接轨制,所以当年陵醴一中以其博大的胸怀接纳了很多在

2、二中已两年制毕业、又想继续求学深造的二中学生。记得当时陵醴一中的高85班就接纳了近三分之一的二中学生,我当年姗姗来迟,是十月份还在报到的最后一个学生,因为我两年高中毕业就考上了中专,可能是志愿原因,未被录取。  当母亲千叮万嘱送我来到这所陵醴县排第一的学校时,那种乡里伢子进城的感觉无法言表。八十年代,交通不方便,经济不宽裕,乡里人很少进城,一想到我居然要住在城里读一年书,敬畏、向往、羞涩、胆怯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憧憬纷至沓来。时任年级组组长z老师接待了我,见我是高考考取了的同学,就把我分到了补习班现在科技大楼那个位置。  从此,

3、我也可以骄傲地告诉邻居里舍:我是一中学子啦!  寄宿条件自是昔不如今。当时有一栋三层木楼,上面两层是高三男生宿舍,打了地铺,两三个班的男生住一层,席子挨着席子,被子挨着被子,桶子挨着桶子,一旦睡下,鼾声、叫声、楼板响动声此起彼伏,仍是热闹得很哪。除了冬天间或去澡堂洗个热水澡,一年四季都洗凉水。还记得当时流行传染一种皮肤病,奇痒无比,传染很快,热凳子不能坐别人的,热铺不能睡别人的,搞不好就传染上了,上课时男生、女生不时挠痒,真是奇观。我一讲卫生,二可能是本身皮肤毒吧,幸好没有传染上,没耽误学习。虽然艰苦,但那时的年轻学生都能适

4、应;虽然艰苦,但那时的年轻学生都特别上进!  (二)  都说最纯同窗情,此话不假。我在文科补习班上了一天课,就被来自二中的同学左建军等请进了高85班。他们有的帮我搬桌子,有的帮我搬书,前呼后拥,就径直走进了正规的教学楼85班教室,我们那些二中的同学还振振有词地说:你又不是补习生,干嘛进补习班?!我就这样进了85班,年级组和班主任居然都没拦我。一看有十多个二中同学,又能在一起学习生活,特别开心,归属感油然而生。  那时的同学,很少有调皮的,都是奔着工作、奔着城市、奔着吃国家粮,发奋拼命地读书。城里的那些女生比我们这些乡里伢子读

5、书还认真,还刻苦,真怪。1984年高考,我们班上只有六、七个同学没考上,比起1983年高考,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1983年高考,文科班只有六七个人考上了。成功的喜悦改变了我一辈子的人生走向,也激励着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阔步前行。  最高兴的是,当年高85班的同学当中,居然有徐学军、方明霞、帅碧良、邹密红四位同学在一中工作,而且始终坚守教学一线。而我这个专职校长已经十五年没进教室上课了,相比之下,自愧不如,自感形秽。要是时光倒流,我还真想坚守教学一线,去做一个纯粹的老师、名师,上课到老,护犊到老。  (三)  人

6、说最深师生情,此话当真。我就读的高85班,是当年唯一毕业的高三文科班,肖崇南老师任班主任。在同学们的心目中,肖崇南老师是一位非常慈祥和善的老妈妈,她对学生特别关心。每当我们开夜班的时候,她总是不时地捎点糖果饼干之类的点心来看我们,督促我们早点睡觉。肖老师的政治课很简单,当时只有两本薄薄的书,辩证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再加时事,她可以倒背如流。30年后的2014年,我有幸重上青云山,我打的第一个电话是向现居住北京的班主任老师肖崇南老师报到,我说我调到一中了,她说祝贺你,你教哪个年级?我说我当校长了,她惊讶地啊了一声后,说不错,

7、好好干!师生深情溢于言表。  其他任课老师也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刘洁波老师的语文课生动活泼,特别是《红楼梦》片段讲得神采飞扬。廖斌文老师的数学课丝丝入扣,严谨易懂。王启云老师的英语课上得实在是高超、有味,只可惜英语是本人的弱科,对我来说,似乎有点对牛弹琴。肖曼老师的历史课太有特色了,一节课黑板上就只有一个字或一个字也没有。汤启渐老师的地理课就是教我们看书、念书、理解、记忆。顾尚智老师的高三体育课上得太认真,节节体育课一招一式,集合、解散很到位,哪怕是雨天的体育课也进教室讲体育知识或组织棋类活动。纵是时光流转,老师们的一言

8、一行、一颦一笑,同学们的一顾一盼、一打一闹,重聚首时大家都还能津津乐道,念念不忘。  我来陵醴一中请的第一次客是请老领导和我的老师们吃饭,既叙旧又讨教。觥筹交错之间,得知去世了三位老师,感觉老师们老了,我们这些人也奔五了,也老了,但青云山未老,历史的责任使命让我不敢有半点松懈。我唯恐耽误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