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212673
大小:27.7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6-27
《形势与政策---两岸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两岸关系自2008年3月出现历史转变以来,在复杂的两岸环境和条件下,台湾于2008年10月出现政治转变,以两岸互以对岸的领土归属于自己为标志,两岸形成“同一个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对立”的政治关系。这是探讨两岸政治关系发展方向的基础条件。 两岸政治关系的本质是“同一个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对立”,揭示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政治任务是: 1、两岸有共同维护“同一个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统一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义务; 2、“消除两岸政治对立”、“创造两岸政治和谐”是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任务; 在两岸共同维护“同一个
2、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统一”的政治前提下,两岸如何消除两岸政治对立、创造两岸政治和谐,这就涉及到两岸政治关系发展的方向问题。 一、台湾执政当局提出的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模式; 自马英九2008年5月上任以来就把两岸“互不否认”当做发展两岸政治关系的基本方向,并通过制造两岸政治冲突的方式,持续两岸“互不否认”的政治实践。这其中有“奥运的称谓之争”、“陈云林对马英九的称谓之争”、“世界卫生组织的两岸政治区隔之争”,一直到“高雄世运会的政治冲突”等。马英九执政当局始终把“一中两国”当做未来两岸政治关系的发展方向。更简单地
3、说,台湾执政当局就是把“大陆认同中华民国”当做两岸政治谈判的前提。这才是马英九坚持“互不否认”的最终政治目标。 显然,如果中国大陆无法政治认同“中华民国”,马英九是不会与中国大陆开展政治谈判或政治协商的。不仅如此,台湾执政当局会通过以下四种途径促使中国大陆对“中华民国”的政治认同: 1、制造两岸政治冲突迫使中国大陆政治认同“中华民国”; 2、设置发展两岸政治与社会关系的政治屏障或政治障碍; 3、制造国际冲突形成促使大陆政治认同“中华民国”的国际压力; 4、通过“蓝绿政治串通”形成共同对抗大陆的台湾政治和社会
4、格局,逼迫中国大陆政治认同“中华民国”; 中国大陆的政治应对将决定两岸未来政治关系的发展。 二、两岸关系中“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价值; 中国大陆的“一个中国原则”在不同的政治环境与场合有不同的政治表述。其中,在发展两岸关系的过程中,“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表述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一个中国原则”最大的政治价值就是清楚表述了两岸政治关系60年来的政治现状和政治本质。中国大陆在确认两岸政治关系的发展时,必须要以“一个中国原则”为基本前提和基础。 更进
5、一步地说,“一个中国原则”不能仅停留在表述两岸关系的现状与本质的层次上,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一个中国原则”需要在两岸新的政治环境和条件下获得新的发展。“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发展就是首先要确立两岸关系的政治发展模式。 三、两岸政治关系的政治现状; 对于台湾执政当局提出的政治认同“中华民国”的问题,中国大陆本着尊重两岸及国际政治事实的原则,为了更好的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统一,一年来两岸做了如下的政治改变: 1、台湾执政当局在内部治理及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认同体系内的国际活动中,继续保留“中华民国”的政治
6、存续; 2、在国际上少数几个与台湾保持“邦交关系”的国家,可以作为代表中国的政治实体存续; 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的国际环境中,两岸协商台湾以“中华台北”等名义参与非主权性质的国际组织; 中国大陆之所以做如此的政治让步,主要是本着尊重两岸政治现实和维护“一个中国原则”,有如下的政治目的: 1、避免两岸的国际政治内耗,便于两岸集中精力做好各自的内部治理; 2、在国际范围内形成“一个中国”的政治闭合,创造两岸“一致对外”的政治环境; 3、降低两岸在国际范围的政治冲突,防止国际分裂中国的政治势力勾结台湾岛内的
7、政治势力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 4、推进两岸国际和谐,为两岸循序渐进地发展两岸关系及化解两岸政治分歧创造条件; 四、两岸发展政治关系的主要政治分歧; 一年来,两岸基本上实现了“维持国际政治现状”、“避免国际政治冲突”的目标。但是,显然这不是马英九执政当局的政治目标。马英九希望大陆进一步认同“中华民国”,形成“一中两国”的政治现状。 马英九的“一中两国”有四种情况: 第一种政治模式:在国际范围内维持两岸的政治现状,在两岸内部保留“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 第二种政治模式:中国大陆政治认同“中华民国”
8、,仿照“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与“加盟共和国”的关系建立两岸新型关系,协助“中华民国”加入联合国; 第三种政治模式:中国大陆政治认同“中华民国”,协助“中华民国”加入联合国,按照“两德统一模式”实现两岸政治统一; 第四种政治模式:中国大陆政治认同“中华民国”,两岸通过政治谈判形成“联邦”或“邦联”的政治关系后,协助“中华民国”加入联合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