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美术

浅谈民间美术

ID:39208741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7

浅谈民间美术_第1页
浅谈民间美术_第2页
浅谈民间美术_第3页
浅谈民间美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民间美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民间美术在中国历史上,广大劳动人民创造了自己阶层的文化,即民间文化或民俗文化。用来表现这种的造型艺术,被称为“民间美术”或“民间工艺”、“民俗艺术”。民间美术因其特定的性质、形态、功能所形成的品种、类别及所用材质等都远远超出了宫廷美术和人文美术的范围,使其内涵也区别于一般意义的美术。即,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生活文化,它与人民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密切联系,其多数直接用来美化自身、美化物品和美化生活环境。为劳动者所掌握和运用。民间美术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民淳风之美的结晶,蕴含

2、着各民族亿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宿愿,反映着他们质朴的审美观念。民间美术既是艺术之源,又是艺术之流;它的过去是珍贵的民族艺术遗产,它的现在是丰富多彩的群众生活的艺术体现,是民族艺术活着的传统。一、民间美术的分类民间美术比较多地保留着艺术发生时的某些基本性质,即,特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相互交织。民间美术一直保留着这种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原发性,带有很大成分的生活原型特点。同时民间美术经过数千年的流传发展,劳动者始终是民间美术的创作者、使用者、传播者和欣赏者。劳动者集体的社会生活需要,是民间美术创作的基础,在此基础

3、上进行的创造虽出自个人之手,却体现着劳动者集体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从来没有离开过这种集体生活的基础。民间美术的流传方式,主要是由父传子,母传女,家族相传,师徒相授,祖辈世代传袭下来的。一般来说,没有传承性的作品很难说是民间美术。我们把流传至今的民间美术分为以下几种1、绘画。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漆画、灯笼画、扇面画等。2、雕塑。包括彩塑(寺观彩塑、小型泥人)、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3、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铁制玩具、纸玩具、蜡玩具及综

4、合材料所制玩具等。4、染织刺绣。包括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刺绣、挑花、补花等。5、服饰。包括民族服装、儿童服装、嫁衣、绣花荷包、鞋垫、首饰、绒花绢花等。6、家具器皿。包括日用陶器、日用瓷器、木器、竹器、漆器、铜器及革制品、车马具等带有装饰及艺术价值者等。7、戏具。包括木偶、皮影、面具、花会造型等。8、剪纸。包括窗花、礼花、刺绣、刺绣花样、挂笺等。9、纸扎灯彩。包括各种花灯、各种纸扎。10、编织。包括草编、竹编、柳条编、秫秸编、麦秆编、棕编、纸编等。□食品。面花面点造型、糕点模、糖果造型等。一、民间

5、美术与民风民俗之间的关系民间美术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与民间的游艺、民间文学,特别是民俗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交织在一起。它是一个立体的存在,因此我们收集、挖掘、探讨民间美术时,应该在广泛的民间生活中,充分估计到它与各方面的联系及相互影响,在研究民间美术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特别是它与民俗的关系。民俗调查是了解民间艺术的重要途径。民俗调查越深入,对民间艺术的研究也就越清晰和深刻。1、民间艺术是民俗多功能、多方面发挥作用的具体表现。民间美术作品包含着深刻的民俗观念。敬“财神”的活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6、劳动人民的温饱问题。但因为有了这个民俗,便为“神马”这种艺术品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神马”是如此,民间泥塑也是如此。泥塑也是民俗的产物。还有一些手工艺品,如北京的“绒花”,也就是过去妇女们戴在头上和身上的红绒花。这与北京妙峰山上的民俗活动有关系,人们五月朝山之后,都要采几朵玫瑰花以示“带福还家”。后来,“百花娘娘命妙峰山玫瑰六月开,以保护妙峰山的花种”,由此而导致了民间美术中绒花工艺的产生和发展。可见,没有妙峰山朝山香客们“带福还家”的习俗,北京绒花手工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其它的如“供花”(即敬神

7、、敬祖的纸花)、“面花”等等,均与民俗有关。“放风筝”过去具有其巫术的目的,有“去病”的民俗意义。而现在则发展为一种单纯的艺术活动,风筝就是一种民俗艺术品。一些民间花会,民间游艺活动也是这样的。如北京地区的“幡会”、“闹花灯”,我们本地肥东的肥东县解集乡大邵自然村等等民间艺术活动也与民俗的根源分不开。民间美术作品与民俗活动保持密切联系,在许多场合,二者融为一体。民间艺术很多是以民俗为基础,来源于民俗。民间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的一重要原因,就是民俗作用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这些民俗活动,但没有与之相关

8、的民间艺术品。而民俗与民间艺术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有些民间艺术品,随着时间的发展,民俗意义消失了,但却作为一种艺术保留下来,不断发展。2、民间绘画、刺绣,民间装饰等民间艺术受到民俗心理制约的程度很大,往往表现出深厚的民俗意识,同时,画里主题又通过“谐音表现法”、“类比表现法”、“模拟表现法”等多种方法,含蓄地表达出主题的意义。在这些方法中,对民间绘画艺术影响最大的是“谐音表现法”。如“四(食)时报喜”、“戟(吉)、馨(庆)有鱼(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