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理解“以人为本”

浅析如何理解“以人为本”

ID:39207023

大小:23.5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7

浅析如何理解“以人为本”_第1页
浅析如何理解“以人为本”_第2页
浅析如何理解“以人为本”_第3页
浅析如何理解“以人为本”_第4页
浅析如何理解“以人为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习中心:惠州远智分数: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作业论文论文题目浅析如何理解“以人为本”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年级2015秋财务管理专业层次专科起点本科学号_91509494071__学生姓名__郭河芳______2015年12月04日浅析如何理解“以人为本”【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的、变化的,先辈们根据中国的根本国情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地大物博,人民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国家的主人。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大进步,社会的发展需要劳动力,人类文明的发展也需要人这一客观主体,因此,以人为本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否则只是错误地舍本逐末。中国近几十

2、年的发展是迅速地,其中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更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各方面的进步都离不开这个理念的指导。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中国发展【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中国发展浅析如何理解“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指以人的生活条件来分析和解决与人相关的一切问题,其核心内容就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把人作为手段与目的的统一近年来,“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是频率很高的词汇。人们已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物质财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人的价值的实现和全面自由的发展。那么,到底什么是“以人为本”,怎样做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呢?马克思曾明确说过,“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

3、动的人”,并直接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其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就是说,要“从经验主义和唯物主义出发”,把人放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从其“周围的生活条件”出发来考察人。因此,“以人为本”并不是人本主义的代名词,其内涵也并不意味着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而是指以人的生活条件来分析和解决与人相关的一切问题,其核心内容就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把人作为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如果说人本主义体现了以“人”为支点向外的思维方式,那么“以人为本”就体现了以现实生活为支点向“人”的思维方式,其核心和最终目的都是“人”。据统计,我国城镇化率已达46.59%,只用30年时间就赶上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城市

4、化的发展离不开以人为本,背离这一理论只会造成畸形的城市化发展。现在高等教育的大本营都是在城市中,因为城市能够提供更加完备的教育资源,各方面都有优势。不仅是教育方面,经济的发展,其主阵地也是城市。总的来说,城市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城市化有利有弊,我们应该理性对待。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但如果不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循序渐进,城市化就难以健康发展,不仅损害农民利益,也会带来严重的“城市病”。城市化说到底是人的市民化,而不是土地的城市化。城市化的真正标志是进城农民有充分的就业和完全的市民权益。然而许多进城农民

5、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市民,还有一些农民坐地被城市化,成了“扛锄头的市民”。有学者把这种城市化称作“半城市化”、“浅城市化”。我认为这是一种亚状态的城市化,这种不完全的城市化不仅不能促进经济的和谐发展,而且会引起种种社会问题。可见,城市化这个大主题依旧是人的发展,同样,社会公正这个问题也是对人的思想进步的一种发展,仍围绕着永恒的主体:人。社会公正是社会成员对社会是否“合意”的一种价值评判,其实质是要求各种权利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每个人都能得到其所应得的;各种义务由社会成员合理承担,每个人都应承担其所应承担的。社会公正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正确理解社会公正,需要把握三个方面:社会公正是历史

6、的、相对的、具体的。社会公正是“人”这一主体对“社会”这一客体的价值评判。理性看待当前我国社会公正问题,需要找准两个视角:把握住“社会”和“人”这两个因素,把社会公正问题凸显与社会发展状况联系起来,与人们心理期待的变化联系起来。虽然千百年来人们都在追求社会公正,但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存在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社会里,真正的社会公正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在推翻了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社会里,社会公正的实现才具有现实可能性。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阐明了实现社会公正的途径,并把社会公正的实现同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公正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看待社

7、会公正问题。上海的世博也是对人类发展的一种体现。上海日新月异的变化是巨大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看到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样在浦江两岸屹立而起,城市居民的收入增加速度也像那建造的高楼一样日益提高。上海市民是越来越富裕了,但上海市民的精神文明素养是否也越来越提高了呢?我想答案并非那么肯定。虽然说进入新世纪尤其是申博成功以后上海市民精神文明素养整体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许多市民对一些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人不能很好地遵守。比如“乱扔垃圾”“乱穿马路”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