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1:褚时健

案例分析1:褚时健

ID:39204468

大小:3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6-27

案例分析1:褚时健_第1页
案例分析1:褚时健_第2页
资源描述:

《案例分析1:褚时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SMBA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案例:1褚时健现象说明了什么?1998年,大街小巷都在谈论着一个名字——褚时健。让褚时健成为“公众人物”的是全国各大报纸相继登载的一篇新华社通稿:《“烟草大王”的人生悲剧——褚时健严重经济违法违案件警示录》。此稿一出,云南红塔集团老总褚时健的名字一夜之间传遍了全国。5月28日,褚时健又一次成为舆论焦点。红塔集团以一些描写褚时健的书籍使集团形象严重受损为由,对有关作者及出版单位提出了诉讼,索赔1000万元。据红塔集团法律顾问称,书中对褚时健的描写基本是编造的。云南及红塔集团的有关人士也称,由于褚时健所做的

2、巨大贡献,人们对他主要是抱惋惜之情。褚时健违纪违法行为集中在1995年,也就是上级决定考虑让其退休、准备调整企业领导班子之后的一段时间。褚时健这样讲述他当时的心态:“1995年7月份,罗以军、乔发科、盛大勇、刘瑞麟和我私分300多万美元那次,当时新的总裁要来接任我,但没有明确谁来接替。我想,新的总裁来接任我之后,我就得把签字权交出去了,我已经是57、58岁的人了,也苦了一辈子,不能这样交签字权。我得为我自己的将来想想,不能白苦,白干。所以我决定私分了300多万美元,还对罗以军说,够了,这辈子也吃不完了。”现在,众多企业经理认为

3、褚时健结局之“冤”就在于褚时健本来可以合法得到比他贪污的钱财还要多的财富——如果有一个“适当的机制”让他的劳动得到合理的回报的话。在褚时健事件之后,一批国企经理和学者开始在各种场合公开讨论企业经理待遇问题,并在不经意间表露出某种同情。褚时健无疑是个人欲望的牺牲品。坦率地说,褚时健事件给我最大的冲击不在于褚时健带有社会色彩的个人悲剧,而是整个企业界、整个社会甚至整个中国对企业经理的精神价值的漠视。有些人津津乐道于关于褚时健的小道消息,有些人充满义愤地指责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却很少有人关注企业经理的精神。换一个角度看褚时健事件就会发

4、现,人们(特别是国有企业经理)之所以对褚时健报以同情,是因为褚时健在职期间,红塔集团发展取得巨大成功。那么如果是一家不断亏损企业的老总做出违法违纪的事,是否还有如此众多的人对他报以同情呢?答案是肯定没有!所以众多企业经理借褚时健事件批评企业经理的待遇问题,充满了“兔死狐悲”的意味,并且脱离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问题的症结在于办好企业,企业经理最缺的是钱还是精神?作为褚时健事件的讨论延续,在1998年3月的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上,企业家代表们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国企老总的收入问题。3月13日的《经济日报》“两会特刊”专门刊登了代表们的有关

5、发言:“请配置好中国的企业家资源”。文章称,莫把庸人当做2能人推上经理岗位,别让把好人变坏人悲剧一再重演。无独有偶,3月18日,著名的三九集团的总裁赵新先在中山大学演讲时说:“我帮毛教授带一个博士生,一起研究中国国企管理者怎么办。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资产增值了几十个亿,退休一个月拿几百块钱,怎么平衡?特别是跟政府机关比,政府部长一级,房子有多少,车有多少,到全国各地旅游的接待,这又有多少呢?但是企业经理一退休什么也没有了,这个问题要从法制上来解决。”在近来风起云涌的股份合作制改造中,劳者其股,以劳力入股正被提上议事日程。在此之

6、前专家以技术入股早已成为现实。许多人就此认为,现在,应该承认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天然私有,除了劳动回报,还应承认这种产权所带来的资本回报,以“干股”(无偿配发的管理者股)的形式将企业经理的投入“资本化”,使其在退出企业时,仍能享用剩余利益。这样,既能让企业经理的价值得到体现,又可避免企业经理为了今天的利益而牺牲企业以及自己的明天。社会呼声在为企业经理的个人利益摇旗呐喊,企业经理压抑已久的“委曲”得以尽情宣泄。可是当我们冷静旁观这“感人”而热闹的场面时,不由充满了在企业经理中有关多少人值这个价的疑问。全中国大小企业中,有多少企业

7、经理可以拍着胸脯说:“没有我,企业就不会增值×万,×百万,×千万,×亿!”我想是不多的,否则也不用进行国企改革了。那么如此一群尚无功劳,就想邀功求赏者如何敢如此热衷于“自我价值的兑现”呢?如果这种“兑现”可以换来企业的发展,也还罢了,如果“兑现”之后,企业继续亏损,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再看看某些人列举的理由“可以避免企业经理为了今天的利益而牺牲企业以及自己的明天”,已经呈现出赤裸裸的威胁状了,似乎不能先实现个人的利益,就要去“牺牲企业”。我并不是反对建立一个给予企业经理合理分配的机制,而是反对把这种分配机制的建立放在企业利益实现

8、之前。“高薪养廉”是懦弱的妥协,培养的是一种重个人甚于重企业的不良心态。当企业经理一切朝“钱”看时,谁敢保证他不会为了更多的“钱”去出卖企业呢?所以中国企业经理最需要的不仅是钱,而是精神!拥有中国第一品牌“海尔”的老总张瑞敏认为慢言提高企业家报酬。他所担心的是,在社会的其他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