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174805
大小:30.04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6-26
《张翔:一个堪称中国“肽斗”的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张翔:一个堪称中国“肽斗”的人——记中国多能肽的研发应用者厦门北雁肝癌研究所所长张翔张翔,号居鹭山人,生于1937年,江苏句容人,现居厦门。在他已走过的七十七个春秋中,虽曾岁月迷眼,沧桑尝遍,但从不曾动摇过他内在的豁达乐观、循道知命的人生态度,熟悉他的人无不称赞其是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对于有缘于张翔的人来说,大家的第一印象则是他的身康体健,进而与之长坐聚聊,倍感其精力充沛,声洪音亮;视其容貌颜色,又似未曾进入耳顺之年;无论初见还是话别,与之两手相握,更是顿觉其掌厚有力,恍如与一壮汉角力摇肩。以“肽斗”称誉张翔,是取“泰斗”之譬喻。张翔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学财
2、经,没有为单位理财;他念化工,没有进化工厂工作;他不是水电专业人员,却创造性设计出独特的供水线,即省材节能,又为动力消声;他在事业单位做行政工作,却在人到中年成为一名自然科学的研究者和发明家。在生物肽的研究和应用上,他从破解生命密码入手,所取得的科学成果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遥遥领先于世界,所创造的救人奇迹更是惊叹于世人。一在张翔所制造的关于“多能肽”的神话中,不得不提及1976年,周恩来、毛泽东两位伟人的先后逝世,这让张翔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也让他开始思考了一个新课题。76年以后,他在工作之余,开始着手阅读研究一些关于“癌”的资料。自此以后,这个学习式的研究准
3、备工作就再也没有间断过,也从来不为其他人所知。1982年,张翔带着对生与死的思考和追问,正式开始了他在生命科学上的初探和研究。对于张翔来说,从事跨学科研究,一开始他就不是一个迷信科学和专家的人。他认为,只有正确的理论方向,才能解决实践应用上的无差错。二十多年的工作生活经验告诉他,人即不能固守本本主义、唯上唯书是从,也不能受行业束缚、不敢越雷池半步。一个人只有坚持学以致用,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并且耐得住寂寞,甚至经受得起家人亲友的不理解、他人的冷嘲热讽,才能把自己认定的事情做下去,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要看自己的智力和努力了。作为一个党员干部,他在破解“哥德巴
4、赫猜想”上,曾经挑战过陈景润,2010年6月为之写的论文,还受到了厦门一中校长任勇教授的赞叹和肯定。基于在数理化上的素养和不辍研学,已经45岁的张翔开始为自己的人生树立了一个新目标,这就是正确认识癌细胞,制服癌细胞。张翔认为,癌细胞也是细胞,只是一个在人体发生形变,并不断复制的不良细胞。为此,他把思考的方向一开始就聚焦在细胞的形成和生长上。他认为,不同的细胞的生成,归根结底是基因的发生和变化,只有基因的改变才可以导致细胞的改变。万事万物的不同,从微观世界上分析皆是基因的不同,基因的变化又是基于基因谱的排列组合与表达。要修理被破坏和改变的基因密码,必须寻找比基因
5、小的东西,才是一个最佳的方向性选择。张翔的研究不仅基于细胞学说的开始,从最初开始他就把思考的基点倒推向了地球生命的起源。他认为,只有从地球生命起源开始去思考和认知,才是把握问题的关键。带着这种理论认知,张翔把思考的时空一下子从微观世界推进到了宏观的大千世界。在谈到宇宙天体的形成和流转时,张翔说,人类的认知目前极其有限,急需在否定中超越。地球上生命是怎样来的,原因是什么?那是因为地球上有水、有空气,这是生命之源的根本所在。可促使生成生命的力量又是什么?空气中有N2、O2、H2、CO2等,地表和大气中有H2O,这些物质在雷电的作用下,瞬间高压电流便将二氧化碳(CO
6、2)、水(H2O)、氮气(N2)合成为一种不饱和微小物质,这个物质就是当今还不为人们所广知的“肽”(CNH2O2)。张翔认为,正是因为有了肽,才有了后来达尔文进化论自圆其说的可能。二众所周知,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或R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生物体的生、长、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它也是决定人体健康的内在因素。基因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二是基因能够“突变”,突变绝大多数会导致疾病,另外的一小部分是非致病突变。非致病
7、突变给自然选择带来了原始材料,使生物可以在自然选择中被选择出最适合自然的个体。为此,张翔认为,导致生物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存在四个方面:一是细菌致病。这个用杀菌的药物效果很明显。二是病毒致病。病毒的分子比细菌小,艾滋病、甲肝、乙肝、丙肝等都是病毒引起的,中药的解毒疗效比西药好。三是器质性病变。中医最为擅长治疗器质性病变,比如推拿、针灸、按摩、中药调理等。四是细胞变化致病。这是由细胞内部变化引起的,更准确地说是基因的变异导致,这就需要从细胞内部的修复上入手。进入细胞,修复改造基因,这是张翔工作之余默默研究和主攻的方向。基于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和把握,他认为,要想修复变异
8、的细胞,就要有比细胞、基因小得多的一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