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实证主义社会学

反实证主义社会学

ID:39169808

大小:724.31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6-26

反实证主义社会学_第1页
反实证主义社会学_第2页
反实证主义社会学_第3页
反实证主义社会学_第4页
反实证主义社会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实证主义社会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编古典社会学理论古典时期的社会学家法国:AugusteComte,AlexisdeTocqueville,EmileDurkheim,英国:HerbertSpencer,JohnStuartMill德国:KarlMarx,FerdinandTönnies,WernerSombart,MaxWeber,GeorgSimmel美国:W.E.B.DuBois,ThorsteinVeblen,CharlesHortonCooley,GeorgeHerbertMead,W.I.Thomas意大利:VilfredoPareto第2章反实证主义社会学一、

2、反实证主义与社会学二、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三、韦伯的理解社会学一、反实证主义与社会学1、德国的反实证主义:浪漫主义、历史主义、新康德主义2、反实证主义社会学:新康德主义社会学、法兰克福学派、现象学社会学、符号互动论等3、共同立场: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反对把自然科学方法运用于社会科学;反对社会唯实论,主张社会唯名论。二、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略)生平与背景形式社会学思想简要评价齐美尔的社会学著作齐美尔的主要著作有:《历史哲学问题》(1892)、《道德科学引论:伦理学基本概念的批判》(1892~1893)、《货币哲学》(1900)、《康德〈在

3、柏林大学举行的十六次讲演〉》(1903)、《宗教》(1906)、《社会学:关于社会交往形式的探讨》(1908)、《社会学的根本问题:个人与社会》(1917)。《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涯鸿等译;上海:三联1991;《现代人与宗教》,曹卫东等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宗教社会学》,曹卫东译,上海:人民2003;《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刘小枫编,顾仁明译,上海:学林2000.,台北:联经.2001;《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2002;《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

4、究》,林荣远译,北京:华夏2002;《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2。三、韦伯的理解社会学(一)生平与背景(二)主要社会学思想(三)简要评价(一)生平与背景个人生平著述思想背景研究旨趣Weber,Max(1864-192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社会学奠基人之一,也是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1864年4月21日生于德国埃尔福特(Erfurt)的一个中上阶级家庭,1896年迁居柏林。父亲是一位法官和自由党政治家,先后任柏林、普鲁士、德意志帝国议员。家中为知识界和政界名流聚会场所。1882年入海德堡大学主修法律,同时攻读历

5、史、经济、哲学和神学;1883年在斯特拉斯堡服兵役一年;1884年入柏林大学继续攻读法律,1886年通过法学考试。1891年以论文《罗马农业制度的历史对罗马公法与私法的重要性》取得教师资格,次年开始以编外讲师身份在柏林大学教授罗马法、日耳曼法及商法;1894年被弗莱堡大学聘为国民经济学教授;1896年转任海德堡大学政治科学教授。1897-1903年,引与父亲的关系以及婚姻问题精神崩溃,1899年入院治疗,1903年被迫辞去教职,去美国休养兼考察。1903年与桑巴特一起创办《社会学与社会政策》杂志,1905年出版《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

6、8年参与创立德国社会学会,1909年开始撰写《经济与社会》,1911开始比较宗教史研究。一战期间主动要求服兵役,战后参加议会竞选,参与魏玛共和国宪法起草。1918年在维也纳大学重执教鞭,次年转慕尼黑大学任教,1920年6月14日因肺炎病卒。韦伯的著作韦伯最主要的社会学著作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5)、《经济与社会》(1920-22)《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99/.韩水法、莫茜译,北京:中央编译1999;杨富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朱红文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黄振华、张与华译

7、,台北:时报文化1991;《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编译,台北:远流1991.冯克利译,北京:三联1998《学术生涯与政治生涯:对大学生的两篇讲演》.王容芬译,北京:国际文化1988;《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等译,北京:三联1988/台北:谷风1991/台北:唐山1987/2001/台北:左岸文化1987/黄晓京.彭强译,成都:四川人民1986/黄晓京、彭强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2;《经济与社会》(两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1998;《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胡景北译,上海:上海人民2000;《支配社会学:韦伯选集Ⅰ》,康乐、简

8、惠美译,台北:远流1993.(下卷第九章第一-四节)/《支配社会学:韦伯选集Ⅱ》,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1993(下卷第九章第五-六节)/《支配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