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157342
大小:1.05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6-25
《书愤PPT精修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认识陆游,是因为他的爱国诗篇:书愤——陆游1、诗歌的颔联用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2、诗中“书”了哪些“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诗歌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何作用?(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以上问题)自探提纲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气如山”一语提挈全诗,须重读;“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写诗人的向往,要用炽热的感情读出。
2、后两联写现在。“塞上”两句集中表现了诗人的悲愤和无奈;“出师”两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宜激昂。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感情基调把握第二联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六个名词叠加,展现了一幅声势浩大、勇猛进攻、抗击敌寇、收复失地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慷慨悲壮的气氛,为下面自己屡遭贬谪、壮志难酬做铺垫,体现了诗歌的精炼性和含蓄性。《书愤》颔联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作者“书”了哪些“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A.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B.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
3、主战派、政治黑暗。C.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年华虚掷的满腔激愤,悲怆中透着激昂。表现手法?B、对比手法: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A、借古讽今(用典):诗中借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拓展思考:请用比较的方法进一步理解《书愤》和《蜀相》这两首作品,并找出两首诗的异同。相同点:1.背景:《书愤》和《蜀相》都作于动乱年代。2.都借用诸葛
4、亮事迹表达情感。不同点:1.情感:《蜀相》是杜甫晚年之作,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不得重用的痛苦;陆游的《书愤》则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愤懑。2.写作手法:《蜀相》借乐景抒哀情:“映阶碧草……”;《书愤》以典明志、借古讽今+对比手法(两个对比)3.作品风格:杜甫沉郁顿挫(一三两联景仰、二四两联叹惋)陆游沉郁豪雄(以愤为意脉,,句句是愤,字字是愤。感情沉郁,但二三四句大气磅礴,笔力雄浑。)质疑再探除了这首诗,陆游还在不少诗中提到诸葛亮以及他的《出师表》,陆游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陆游称道《出师表》
5、的诗句:“《出师》一表千载无”——《游诸葛武侯书台》“一表何人继《出师》”——《七十二岁吟》“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秋》南宋王朝偏居一隅,主张北伐和反对北伐这两种声音一直都在对抗。陆游是主张北伐收复失地的主战派,但一直受到压制。三国蜀国,诸葛亮为蜀汉丞相,“功盖三分国”,一生力主北伐,恢复汉室,而且付诸实施。《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