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答题分类归纳总结

中考记叙文答题分类归纳总结

ID:39151414

大小:273.8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25

中考记叙文答题分类归纳总结_第1页
中考记叙文答题分类归纳总结_第2页
中考记叙文答题分类归纳总结_第3页
中考记叙文答题分类归纳总结_第4页
中考记叙文答题分类归纳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记叙文答题分类归纳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赏析句子,品味语言10年—09年——08年——06年——05年举例10年试题《偷父》16.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语言。(4分)(1)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2)“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答题思路及格式:(一)、修辞角度:修辞+效果+内容+情感举例:07年真题《鼓神》17.本文有不少精彩的句子,请在画线的A、B两处任选一句作点评。(3分)()句点评:只见他急敲慢敲,重敲轻敲,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时而贴鼓轻抚,柔时如丝绸无骨,坚时像枪击钢板,乱时如乌云压顶,齐时如布兵排阵;铁马

2、金戈乱箭飞,细雨轻风荷塘清,劈山开路是男儿,再闻堂前纺织声……赏析:B.一连串的排比,将鼓神击鼓的姿势、动作描绘得栩栩如生,气势磅礴。又借助比喻和对比,表现出鼓声的变化多端,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规范答题: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鼓神击鼓的姿势、动作,气势磅礴;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第表现出鼓声的变化多端,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二)、人物描写角度:描写方法+效果+内容举例:10年真题《偷父》16.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语言。(4分)(1)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赏析:(

3、1)此句生动地描写少年熟练、迅速地翻掏裤兜,狡黠地表白自己没拿东西的情态,(2分)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被捉后处变不惊的小惯偷形象。(2分)规范答题:“伸”、“掏”、“摊”等,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个被捉后处变不惊的小惯偷形象。(三):形容词、叠词、拟声词等词性类别角度:词类+效果+内容举例:09年真题《寻石记》:16.任选一句品味语言,注意加点词句。(4分)A.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赏析:鸡“叽叽咯咯”地叫着,运用拟声词,使读者如闻其声,语言生动;石头好像它下的“蛋”,富于想象力。它们都写出

4、了儿童特有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充满童趣。规范答题:“叽叽咯咯”,运用拟声词,使读者如闻其声,语言生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鸡站在石头上的情形,写出了儿童特有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充满童趣。二、揣摩人物心理10年——08年——06年举例:10年真题《偷父》: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偷父”少年“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请揣摩少年此时的心理活动,并用第一人称描写出来。(3分)参考示例:这人真怪!我进他家偷东西被抓住了,他不报警把我送进派出所,反倒问我饿不饿?他到底想干什么?二、揣摩人物心理10年——08年——06年08年真题《歪儿》:17.第5段划线处是一

5、个细节:“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请根据上下文揣摩歪儿此刻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写出来。(3分)例:“听得出来,没有长铁罐儿,大家玩得没那么起劲了。真想下去同伙伴们一起玩,可妈妈不许呢。不管怎样,还是悄悄把罐儿扔下去,让他们玩得开心点吧。”三、概括故事情节——06年——答题思路:人+事(起因经过结果)举例:06年真题:《词典的故事》15、简要复述“词典的故事”。要求写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4分)参考示例:小时侯,“我”渴望有一本词典。小学毕业前,我到新华书店买词典,但因为我没有证明,营业员不肯卖,我禁不住流泪。她同情我,考了我两个成语

6、,然后破例卖给我。(起因、经过、结果各1分,语言通顺1分)四、分析人物形象11年—10年答题思路:概括人物行动+点出性格举例:11年真题《偷父》15.简要分析“偷父”少年的人物形象。(4分)参考:“偷父”少年辍学流浪,靠结伙偷窃为生,但仍深深地怀念因矿难而死的父亲,以为看到的那张油画是他父亲的画像,竟因此冒险入室偷盗。//(2分)可见他是一个虽误入歧途,但良知未泯,孝爱之心犹存,令人痛惜而又同情的少年。(2分)五、揣摩作者思想情感、谈启示10年—09年—08年—06年—05年答题思路:联系全文理清内容+把握文尾议论性语句举例:10年真题《偷父》18.文章末尾,“我

7、是想追上去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请结合全文分析,这表露出“我”的什么情感愿望?(4分)答题示例:这表明了“我”被少年如此深爱父亲的行为所感动,(1分)殷切地期望他能够迷途知返,重新做人,(2分)表达了“我”愿意继续帮助他的善良愿望。(1分)18.结合你的成长经验或阅读积累,谈谈你从本文中获得的启示。(3分)(06年真题《词典的故事》参考示例:我们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但许多学生沉湎于物质的享受,不喜欢读书,忽视了精神上的追求。我们应该像作者一样对知识有“好奇与珍重之感”,用精神食粮丰富自己。(内容2分;语言1分)18.结合你的成长经

8、验或阅读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