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家长会发言稿: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大班家长会发言稿: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ID:39147736

大小:33.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6-25

大班家长会发言稿: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_第1页
大班家长会发言稿: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_第2页
大班家长会发言稿: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_第3页
大班家长会发言稿: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_第4页
大班家长会发言稿: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班家长会发言稿: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大班家长会发言稿: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14★精品文档★大班家长会发言稿: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14★精品文档★大班家长会发言稿: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14★精品文档★大班家长会发言稿: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14★精品文档★大班家长会发言稿: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各位家长,大家好!我想对于大班家长来讲,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孩

2、子要上小学的话题。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入学准备,我们到底该做点什么准备呢?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我想和大家一起聊四个话题,第一,家长在入学准备中常见的问题;第二,幼儿在入学后可能面临的问题;第三,家长应该做的准备;第四,关于家庭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家长在入学准备中常见的问题    1、过于紧张或过于轻视    而对孩子即将成为小学生,有的家长可能会过于紧张,过于焦虑,怕孩子不适应小学生活,怕孩子不会听讲,学习成绩落后。往往这种过度紧张的情绪会给孩子常来负面的影响。当然,也有的家长过于轻视,没有做积极的准备。我们常说过犹不及也,希望我们都能掌握好这个尺度,帮孩子

3、顺利过渡。    2、过于重视学科知识准备,把入学准备”小学化”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14★精品文档★    这是很多大班家长容易产生的误区。每到大班,都会有部分家长把孩子转到私立机构的学前班,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一年级的部分课程。也有的给孩子报个辅导班,周六周日去学习小学知识。这类学前班大多通过机械的重复性地练习,让孩子死记硬背小学一年级第一册书的内容。这种教育方式既缺少幼儿教育的科学性,又缺少小学教育的系统性和丰富性。违背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效果甚微。学前班学习的内容在一年级还要重复学习,尽管短期内表现突出,但一个学期后,优势就很难保持

4、了。    心理学界有个著名的实验,即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格赛尔在1929年做的双胞胎爬楼梯实验。双胞胎中的A从46周起每天做10分钟爬楼梯训练,连续6周,另一个B则不做训练,到53周达到爬楼梯的成熟水平时,再集中训练,2周后,即55周时,A和B爬楼梯能力没有了差别。格赛尔断言,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成熟之前的学习和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    对于提前上学前班的孩子来讲,他用了两年的时间学习了正常孩子应该一年学习的内容。试想一下,按这样的推理,幼儿园大班要提前学习一年级知识,小学六年级要不要学习初一知识,初三要不要学习高一的知识,高三要不要学习大一的知识呢?很显然,这是不科学的。 

5、   我们要尊重孩子年龄特点和生命发展的规律。孩子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学习任务,”欲速则不达”,过早的训练,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付上更大的代价,容易挫伤孩子的自信心,不利于孩子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点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3、忽视习惯能力的培养,把入学准备”简单化”    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家长只关心物质上和知识上的准备,忽视了孩子生活习惯,学习能力及交往能力的培养,把入学准备”简单化”了。    4、吓唬孩子,把入学准备”魔鬼化”    有个别家长常吓唬孩子说:”让小学老师来管你!”;”看你上小学怎么办!”;”小学老师可厉害啦,如果不认真听讲,老师要批评的”;”2016全新精品资料-

6、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14★精品文档★上小学不能这么玩,不能看动画片,每天要写作业。”家长这种把小学”魔鬼化”的说法,对孩子是一种误导,容易使孩子对上小学产生恐惧感。    二、幼儿入学后可能面临的问题    德国哈克教授根据他的观察和研究指出处于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阶段的儿童应常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断层问题。    1、关系人的断层    孩子入学后,必须离开第二个母亲角色的关系人——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14★精品文档★幼儿园教师,而去接受要求严格,学习期望高的小学教师,这使孩子感到压力和负担。    2、学习方式的断层    小学

7、中正规的科目学习方式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方式有较大的区别,孩子必须有适当的时间适应。    3、行为规范的断层    通常在幼儿园被认可的个人要求,在小学不再被重视,孩子入小学后,必须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融入集体,他们以往的感性将渐渐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    4、社会结构的断层    孩子入小学后,与幼儿园伙伴分离,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交新朋友,寻找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