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第15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5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一、抗日战争1.日本侵华(1)侵华史实①局部侵华:1931年日本制造 ,占领东三省,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 ②全面侵华: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 ,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之后,日本又先后占领北平、天津、广州、武汉等地,中国失去华北、华南等大片领土。 (2)侵华罪行①1937年12月,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②1941年初,日军在河北省丰润县制造了潘家峪惨案。③在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教材补遗】“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的说
2、法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即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8年时间。如果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至日本无条件投降,则为14年。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十四年抗战”的概念,符合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也符合近些年史学界共识的主流观点。2.全民族抗战(1)抗战初期①共同抗日: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 ,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②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制定 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
3、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③正面战场: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 、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广大军民英勇抵抗日军侵略。 ④结果:中国军队虽然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无力阻止日军的疯狂进攻。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构图解史】抗战时期两个战场的关系(2)相持阶段①中国共产党: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 ,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②国民政府:除在中国境内作战外,中国军队还开辟了国外战场,派遣
4、 到缅甸作战。 (3)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4)意义①国内: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②国际: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微观拓展】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应从中国内部进行分析,苏联和美国的进攻只是加速抗战胜利的外部条件。内部因素既不能完全归功于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也不能
5、无限夸大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的作用,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应归结为中华民族进行了全民族抗战。二、解放战争1.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1)努力①重庆谈判:1945年10月,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②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在 召开,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2)结果:政协协议被国民党撕毁,和平建国的希望破灭。2.人民解放战争(1)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 解放区。 (2)战争进程阶段时间战略重点战略防御 1946年6月到1947年6月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 和对陕北、山东
6、两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战略反攻 1947年6月到1948年9月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 地区 战略决战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 发动辽沈、 、平津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 解放南京,推翻 统治 3.胜利意义(1)国内: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的屈辱历史,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2)世界: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战争。(3)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史论拓展】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探索的特点(1
7、)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联合抗日,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战略反攻,到三大战役的战略决战,渡江战役推翻国民政府的统治,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考点一 抗日战争1.全民族抗战的具体表现(1)旗帜: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
8、)地域: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是军民抗日,后方是全国救亡。(3)参战:包括了全国各个阶级、阶层。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4)团结:全国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同存异,在抗日的基础上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5)合作:全国军队(包括中国国民党军队和中国共产党军队)的主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