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侵蚀原理复习

土壤侵蚀原理复习

ID:39132668

大小:20.6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5

土壤侵蚀原理复习_第1页
土壤侵蚀原理复习_第2页
土壤侵蚀原理复习_第3页
土壤侵蚀原理复习_第4页
资源描述:

《土壤侵蚀原理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击溅侵蚀表现在那几个方面:第一,破坏土壤结构,分散土体,造成土壤表层空隙减少或者赌塞,形成板结引起土壤渗透性降低,有利于地表径流的形成和流动;第二,直接击打地面导致土体分溅并且沿着坡面迁移;第三,雨滴击打增强地表薄层径流的紊动强度,导致降雨侵蚀和地表径流的输沙能力增大。2、溅蚀可分为那几个阶段?干土溅散阶段;湿土溅散阶段;泥浆溅散阶段、土地板结阶段3、坡面产流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坡面径流的形成是土壤和降水的共同作用形成,其机制是降水量超过土壤的渗透能力,导致水分不能入渗,在地表集中而形成。形成过程大致可以分为须渗阶段和漫流阶段。蓄渗阶段:首先是植被的

2、含蓄作用,然后就是进入土壤的蓄渗阶段,当土壤水分逐渐达到饱和状态,此时,坡面低洼也会填起,这个过程叫做填洼整个蓄渗阶段都是对降水的一次性消耗。漫流阶段:径流为涉及到整个坡面,有时分时合的水流形成,此时的流速很低,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进入全面漫流阶段,次阶段水量增加,粗糙度降低,流速增加,径流冲击力增大,导致地表径流冲力大于土壤的抗蚀力,土壤表面在地表径流作用下发生面蚀。14、什么是沟蚀,影响沟蚀的因素是什么?在面蚀的基础上,尤其是细沟侵蚀面进一步发展,分散的地表径流会逐渐集中形成固定流路的股流,集中的冲刷地表,切入地面带走土壤,母岩和基岩,形成沟壑的过

3、程成为沟蚀。影响沟蚀的因素:汇水面积、坡长、坡度,汇水面积大小直接影响径流量,坡度坡长影响侵蚀力的大小,其中汇水面积是保证浅沟形成发育额首要条件4、侵蚀沟发育包括那几个时期?侵蚀沟的形成主要有:溯源侵蚀阶段、纵向侵蚀阶段、横向侵蚀阶段、停止阶段溯源侵蚀阶段:以向长发展为主,与汇流方向相反,尚未形成明显的沟头和跌水;纵向侵蚀阶段:以向深发展为主,沟头下部出现明显的跌水横向侵蚀阶段(平衡坡面阶段):两岸向宽发展却成为主要形式,平面上呈树枝状侵蚀沟网,形成冲积扇。停止阶段:沟顶接近分水岭,沟底纵坡接近于或相当接近于临界侵蚀曲线,沟岸大致接近于自然倾角,因此沟

4、顶已停止朔源侵蚀,沟底不再下切,沟岸停止扩张5、什么是临界风速和起沙风?以及沙粒的运动形式有哪几种?临界风速:假定地表风力逐渐增大,达到某一临界值后,地表沙粒脱离静止状态开始运动,这时的风速称为临界风速或起动风速起沙风:一切大于起动风速的风称为起沙风。起动风速与沙粒粒径、地表性质、沙粒含水率等多种因素有关。通常,起动风速和沙粒粒径的平方根成正比。沙粒的运动形式:悬移、跃移、蠕移6、我国土壤侵蚀的分区原则:1、同一区内土壤侵蚀类型、侵蚀强度基本一致;2、同一区内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自然及社会条件基本一致;3、同一区内治理方法、治理措施和土地利用方向基本一致

5、;4、侵蚀分区尽量保持流域界线及行政界线的完整性7、42地形与降雨对水蚀的综合影响:⑴特大及较大暴雨情况下,坡长与径流量、冲刷量均成正相关;⑵降雨平均强度小,或平均强度较大而持续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坡长与径流量成反相关,而与冲刷量成正相关⑶一次降雨量很小,历时也很短的情况下,坡长与径流量、冲刷量均成负相关。8、崩塌的分类:按块体的地貌部位和崩塌形式分为:山崩、塌岸和散落。根据组成坡地的物质结构分为:崩积物崩塌、表层风化物崩塌、沉积物崩塌、基岩崩塌根据崩塌体移动形式和速度:散落式崩塌、滑动式崩塌、流动性崩塌9、岩石中的孔隙及裂隙的存在的意义:一可以为水流提

6、供通路,二增大了岩石与水的接触面积,使溶蚀作用更快、更易发生。10、存在侵蚀转折坡度的因为:⑴坡度越陡,汇集水流量越少,而使冲刷量少⑵可能坡面上的土壤早已被冲走,岩石露头,使得地表水流下时无土可冲。在南方,自然原状土的临界坡度值为40°,人工扰动的临界坡度值为25°12、土地退化包括:风蚀和水蚀致使土壤物质流失;②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或经济特性退化;③自然植被长期丧失。是指由于使用土地或由于一种营力或数种营力结合致使雨浇地、水浇地或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和复杂性下降或丧失10、冻融作用侵蚀表现:冻融风化、融冻扰动和融冻泥流。气候

7、因素(1)降雨:降水是地表径流和下渗水分的主要来源,雨滴溅蚀和地表径流都能引起土壤侵蚀,降雨强度越大,产生的侵蚀量越大。当降雨量大于土壤渗透量哪呢过产生地表径流。(2)降雪:积雪在背风斜坡和凹地堆积较厚。融雪时产生不同的融雪速度和不等量的地表径流,尤其是当表层已融解而底层仍在冻结的情况下,融雪水不能下渗,形成大量的地表径流,常引起严重的土壤侵蚀。(3)风:当风速达到起沙风速时,风能带动土壤颗粒的移动,从而降雨之后容易产生土壤侵蚀。32、地质因素:岩石的抗风化能力越强,其造成的土壤侵蚀越轻微。花岗岩容易风化。岩石的透水性:透水性差的岩层,土层含水量容易饱

8、和,多余降水极易造成地表冲刷,冲蚀土壤。透水性好的岩层,透水快的土层较厚,在难透水的土层上则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