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130046
大小:8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6-25
《塑造高尚师德 做合格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塑造高尚师德做合格人民教师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在举国上下不断掀起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中,很高兴与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在此交流关于师德建设这个并不轻松的话题。其实我的内心很是惶恐,在座各位有各级各类教学名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实在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好在自从站在讲台上第一天起,我就立志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所以还要多多向大家学习。我们这次的师德培训是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
2、及对黄大年、李保国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精神。也是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进行的。这次交流内容分四个方面:一、感悟师德二、为什么要进行师德建设三、如何进行师德建设(制度层面)四、好老师的标准一、感悟师德:什么是师德?教师职业的特点?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任何职业都有这一职业的道德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为“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
3、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它体现着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师德就是教师堪为人师的道德品质、人文素质、知识才干、言谈举止等。(最近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为什么这么引起关注,我觉得,除了加强管理的制度层面的思考,是人们对师德的严重拷问)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好的老师,就没有好的教育。13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老师是大学精神的代表,是大学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和引导者,老师们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大学的教育质量。在德育教育方
4、面,他提出了“从游”这一生动的比喻,以老师为大鱼,学生为小鱼。认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以教师的高尚品行来自然地引导学生,达到“不为而成”,是很高明的教育方法。“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个教师节到北师大看望师生时的一段讲话。他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一支宏大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
5、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一大批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指出了教师队伍在教育事业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和战略意义。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要成为道德卓越的人,要做学生的表率;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职业的社会意义,无限热爱自己的工作。为了深刻领会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我们简单了解一下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我觉得尤其对于新入职的教师,更应该主动学习和了解)教师劳动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这种劳动与其它任何物质生产的劳动相比都有明显区别。教师的职业特点主要表现在五个特殊性上:即劳动对象
6、的特殊性、工作内容和任务的特殊性、劳动过程的特殊性、教师工作时空的特殊性性、劳动产品的特殊性。(1)教师的劳动对象的特殊性。教师工作对象是充满生命力、千差万别的正在成长中的个体。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希望,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意识、情感、意志、学识与品行。这一个个个体正在经历着自身生命的演变,经历着的成长,经历着体力和脑力的发展、知识的获取、智慧的增长、品德的养成。这个过程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教师要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才,如果不研究学生成长的规律,不懂得教育的规律,不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很难做到的。
7、13所以教师的职业光荣神圣,但是繁琐、艰辛!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喜悦的泪更有心酸的泪。(2)教师工作的内容和任务的特殊性。教师的工作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教书育人,虽老生常谈,但却经久不衰。教书,传授的知识是不断发展变化,老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育人,唐朝教育家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在先!古人特别强调德,我国伦理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在先。教育的内容很丰富,任务很复杂。教师不能只是一名教书匠。教师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
8、时,要培养学生崇高的思想品德。教师对学生来说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情操的陶冶者。(3)教师的劳动过程的特殊性。教师的劳动过程是人格影响人格的过程。在教育劳动过程中,由于教师职业角色以及其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着教师与学生交往的过程,是一个心灵与心灵相互感应的过程,是一个人格影响人格的过程。发展中的个体,正处于人格奠基及形成的关键时期,一切都还没有定型,这个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可塑性最大的时期,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