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119379
大小:802.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5
《南邮通信网基础期末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1.通信网子网功能可以分为业务网、传送网和支撑网业务网:固话网、移动电话网、互联网、IP电话网、点数据通信网、智能网、窄带综合业务网(N-ISDN)、宽带综合业务网(B-ISDN)。传送网:数字信号传送网支撑网:信令网、数字同步网、电信管理网2.协议:通信双方必须遵守的规则同一层之间通过协议通信,相邻层之间通过原语通信。相邻层之间通过业务接入点/服务接入点进行通信。传输层是端口。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3.OSI参考模型各层功能应用层:向用户提供服务表示层:对数据进
2、行格式转换会话层:为通信双方建立一个会话连接,并控制会话过程的进行。传送层:建立主机间端到端的连接,保证端到端间数据传送的可靠性。网络层:根据数据传送的目的地和网络状态选路,保证数据在网络中的可靠传送。数据链路层:利用差错控制、顺序控制和流量控制及链路层的控制和管理,保证相邻节点间的链路上数据的正确传送。物理层: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提供物理连接,以透明地传送比特流。4.TCP/IP上到下是应用层、TCP层、IP层、网络接入层、物理层5.两种模型的对应关系:OSI参考模型是一个7层结构,TCP/IP协议模型是一个5层结构,其中TCP/IP的应用层和OSI
3、的应用层相对应,在TCP/IP协议模型中没有表示层和会话层,这两层的功能包含在应用层中。TCP/IP中的TCP层对应OSI中的传送层,IP层对应OSI中的网络层,TCP/IP中的网络接入层不能和OSI中的数据链路相对应,是指IP网络的接入层具有独立的通信功能,可以使以太网、SDH网、ATM网络等协议。第二章:1.电话网的结构:2.电话网的路由规划基干路由:不允许溢出低呼损直达路由:不允许溢出高效直达路由:允许溢出3.网间互通原则i.网间互联原则上应在本地级ii.同一运营商的网间互通遵循“发端入网”;不同运营商的网间互通遵循“收端入网”。(以3G用户与本运营商
4、固定电话用户间的互通为例)某业务区内3G用户呼叫本业务区的固定用户(A业务区内主叫3G用户→A市MSC/GMSC→A市本地汇接局→A本地端局→被叫固定电话用户。)某业务区内3G用户呼叫省内其他业务区固定用户(A业务区内主叫3G用户→A市MSC/GMSC→省内DC1→B市DC2→B市汇接局→B市端局→B市被叫固定电话用户。)某业务区内3G用户呼叫其他省本地网的固定用户(A业务区内主叫3G用户→A市MSC/GMSC→省内DC1→其他省DC1→X市DC2→X市汇接局→X市端局→被叫固定电话用户)某业务区内固定电话用户呼叫本业务区内3G用户(主叫固定电话用户→本地网
5、端局→本地网汇接局→A市MSC/GMSC→A业务区内被叫3G用户。)省内其他业务区内固定用户呼叫某业务区内3G用户(采用发端入网方式,主叫固定电话用户→本地网端局→本地网汇接局→D市MSC/GMSC→省内DC1→A市MSC/GMSC→A业务区内被叫3G用户。)省外固定用户呼叫某业务区内3G用户(主叫固定电话用户→本地网端局→本地网汇接局→X市MSC/GMSC→其他省DC1→省内DC1→A市MSC/GMSC→A业务区内被叫3G用户。)不同运营商的网间互通(以中国电信固网用户与中国移动用户间的话音业务呼叫路由为例进行说明。)某业务区内固网用户呼叫异地的中移动用户
6、(采用收端入网方式。A业务区主叫用户→A市端局/汇接局→省内DC1→它省DC1→X市DC2→X市关口局→X市移动关口局→被叫。网间结算点在X市关口局。)某业务区内中国移动公司用户呼叫异地固网用户(B市主叫移动用户→B市移动关口局→移动公司长途网络→A市移动关口局→A市固网关口局→A市汇接局/端局→A市被叫用户。)第三章1.数据子网:数据子网根据其数据链路类型不同,可以分为广播类型的数据子网,即局域网,以及交换式数据子网,即广域网。2.虚电路和数据报3.拥塞:在某段时间,若对网络中某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网络的性能就要变坏4.帧中继A.概念
7、:在OSI第二层用简化方法传送和交换数据单元的一种技术。B.特点:设计帧中继(FR)就是为了消除X.25带给端用户系统和分组网络的大部分开销,以减少节点处理时间,它是一种快速分组交换技术。帧中继是在数据链路层上,采用简化协议,且以帧为单元来传送数据的一种技术帧中继与X.25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呼叫控制信令和用户数据在各自独立的逻辑连接上传输,因此,中间节点不需要维护状态表或者处理基于单连接的呼叫控制相关报文。逻辑连接的复用和交换发生在第二层而不是第三层,减少了整整一层的处理。从一跳到另一跳之间没有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由高层负责。
8、D.流量管理:访问速率:取决于用户连接到网络的通道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