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幕府统治的危机1复习巩固政治上:幕潘体制等级森严,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经济上: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外交上: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趋势阶级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从根本上引起了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封建等级秩序的变化。黑船事件打开了日本的门户,民族危机不断加深。(通商、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1)内忧(2)外患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一、尊王攘夷1.根源:黑船事件以后,日本民族危机的加深2.直接原因:幕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政策,引起许多有民族责任心的武士不满。33.标志:1860年3月24日,来自水户和萨摩
2、藩的18名武士利用井伊直弼登城的机会,在江户城的樱田门外,刺杀了井伊直弼,即“樱田门外之变”(井伊直弼在幕府将军德川家定病重期间掌权后,对外与美国签订卖国条约,对内打击改革派)5.基础:中下级武士、部分大名、富农、工场主、商人、新兴地主等,称为尊攘派4.任务:“尊王攘夷”—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中心:“攘夷”,为“攘夷”而尊王。6.活动:尊攘派除了刺杀与西方列强势力勾结的幕府当权者外,还屡屡袭击在日本的西方国家商人和外交官,进攻停泊在日本港口的西方列强船只,引起了西方列强的武装干涉。7.武装:在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中,
3、由中下级武士领导的有广大人民参与的武装力量,1863年高杉晋作在长州藩组织“奇兵队”,抗击西方侵略者,该组织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在尊王攘夷运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8.局限性:寄希望于幕府改革,盲目攘夷,没有明确提出倒幕。4高杉晋作是日本幕末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长州尊王讨幕派领袖之一,奇兵队的创建人。幕府末期尊攘、倒幕运动的志士。1865年,掌握了长洲藩的实权,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为推翻幕府统治作出了积极贡献。1867年在长洲病世。8.失败:51863年秋天,幕府发动兵变,把长州藩的尊攘派驱逐出京都,很多支持
4、尊王攘夷运动的公卿和长州大名毛利父子被免职。毛利父子原想同幕府妥协,但遭到幕府拒绝。遭到拒绝的毛利父子在长州藩重用高杉晋作等尊攘派人士。尊攘派以长州藩为根据地,准备卷土重来。大约一年后,2000多长州藩兵进攻京都。但是,由于幕府事先得到消息,在京都集中了七八万人作好防守准备。双方在京都展开了激战,两万八千多家房屋毁于战火,长州兵一度攻进皇宫的哈御门,但终因寡不敌众,被幕府兵击退。因哈御门又称禁门,故这一事件历史上又称“禁门之变”。由于“禁门之变”,长州藩和尊攘派被视为叛逆。幕府还纠集35藩兵力,征伐长州藩,这就是所谓的第
5、一次征长战争,准备粉碎反幕势力的基地,英、美、法和荷兰等国配合幕府的运动,派军舰炮轰长州下关的各个炮台。长州藩面对内外强敌,只得妥协。高杉晋作逃亡,其他几名禁门之变中的领袖人物被处死,幕府撤兵。尊王攘夷运动宣告结束。“禁门之变”1864年8月,长州藩倒幕派久坂玄瑞率兵攻入京都,在皇宫的哈御门与幕府军展开激战,久坂玄瑞兵败自杀,史称“禁门之变”。诸侯终不足恃,公卿亦不足恃……除草莽志士纠合举义之外,别无他策。——久坂玄瑞幕府的镇压使一部分下级武士觉醒,从统治阶层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改革派,公开反对幕府。久坂玄瑞二、倒幕运
6、动的兴起71.原因:直接原因: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使尊攘派认识到:单纯“攘夷”是不行的,不根本推翻腐朽的幕藩体制,摆脱封建束缚,决不能克服民族危机,建立富强国家;只有倒幕才是挽救日本的先决条件。在此以前,尊攘派为“攘夷”而尊王,“攘夷”是中心口号。到了此时,根本战略应由攘夷转为倒幕,并为倒幕而要求“开国”,于是放弃了攘夷论。就这样,尊攘派变成了倒幕派,这是幕末政治斗争形势的重要转变。(1)倒幕派及领导者8倒幕派:西南强藩的下级武士和一部分公卿及不满幕府的商人结成倒幕统一战线,他们打着尊王攘夷口号,加紧开展推翻幕府统治的斗
7、争,形成倒幕派(2)根据地:西南强藩,长州、萨摩、土佐、水户肥前等领导者:高杉晋作及维新三杰: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2、兴起表现①倒幕派掌握西南藩镇政权:对外开放,发展经济,组建新式军队②西南强藩联合,成为倒幕根据地维新三杰大久保利通(1830-1878)木户孝允(1733——1877)西乡隆盛(1827——1877)9土佐长州肥前萨摩西南强藩1865年2月,长州藩高杉晋作掌握藩政,萨摩藩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掌握藩政,1866年3月,在土佐藩坂本龙马斡旋下,萨长两藩结盟,1867年6月,萨土结盟,9月萨长与安艺结
8、盟,10月萨长安结盟结盟后,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秘密开会,决定讨幕,在公卿三条实美、岩仓具视策划下,在三井鸿池岩崎等富商财力资助下,用天皇名义讨幕。10人民反幕起义:农民和市民暴动,极大地支持推动了倒幕运动的发展。农民和市民暴动1860年发生43起,1865~1867年,平均每年发生55.3起,城市贫民捣毁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