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模块检测卷(二)经济史综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模块检测卷(二) 经济史综合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古代中国有很多水利工程福泽久远。古人有诗云:清流直下宝瓶口,离堆千载怨声滔。沃野无垠天府裕,从此天下绝饿殍。此诗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B.郑国渠C.水排D.灵渠2.唐代四川、江南是丝织业中心,其丝织品除满足本国需要外,还有剩余出口。全国有20多个著名窑址,其中广东潮州窑烧制出的陶瓷器,是外销的主要物品。沿海主要港口都有造船工场,能制造出载重量大、适于远航的海船。
2、这些现象表明唐朝 ( )A.产业的区域分工较鲜明B.手工业产品主要用于出口C.手工业技术领先世界D.对外贸易成为经济支柱3.传统的以名贵土特产品和奢侈品为主的贩运贸易,进入宋代后变化加速……粮、帛、茶、盐、铁、瓷(细瓷销城市,粗瓷销农村)、纸、糖、什器(生产用具或生活器物)等均纷纷然进入较远距离和较大规模地在地区间流转的商品系列之中。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贩运贸易非常的繁荣B.市场空间限制被打破C.贩运贸易的商品种类和比例与过去更加不同D.市民阶层扩大与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增长4.宋太祖赵匡胤说,“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这表明宋代( )A.开
3、始出现夜市B.不再监管商业C.推行重商政策D.商品经济发达5.173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购运南京布(即江南棉布)。乾隆末年,欧美各国购买的南京布已突破百万匹。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至道光十三年(1833年)的48年中,欧美各国进口的南京布总数高达4460余万匹。这表明当时中国( )A.棉布成为大宗出口商品B.欧洲工业产品受到抵制C.开始了与西方贸易往来D.棉纺织业占据主导地位6.明代,江南的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一带,农家栽桑、养蚕、缫丝、织绢、纺纱、织布等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种植粮食作物的农家正业,出现了蚕桑压倒稻作、棉作压倒稻作的新趋
4、势。这反映出当时( )A.东南沿海社会经济的影响力上升B.跨区域长途贩运贸易兴起C.商品经济发展助推经济结构调整D.资本主义的萌芽已经出现7.上海1890年有168129人,到1910年时激增至1185859人。除自然增长外,大部分是江浙一带破产农民流入和破产手工业者增多所致。上述现象( )A.表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深B.为民族工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C.导致小农经济走上了瓦解之路D.推动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8.从1840年到1949年,中华民族效仿西方试图走工业化道路曾有过三次尝试:第一次是洋务运动,第二次是民国初年的工业化浪潮,第三次是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
5、改革。但三次努力均告失败。对失败原因反思最深刻的是( )A.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阻碍B.市场未获得真正的培育发展C.小农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D.社会经济体制发展尚未成熟9.1932年,宋棐卿创办了东亚公司,以实业救国作为东亚公司的精神支柱,并写进了厂歌。该公司所产“抵羊牌”毛线,即取抵制洋货之意,该产品一出现就受到中国老百姓的欢迎,抵羊毛线由此蜚声全国。这说明宋棐卿( )A.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B.冲破了视商业为末业的传统观念C.重视企业精神的塑造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10.清代《京华百二竹枝词》中说:“新式衣裳夸有根,极长极窄太难论。洋人着服图灵
6、便,几见缠躬不可蹲。”其注释称:“近今新式衣服,窄几缠身,长能覆足,袖仅容臂,形不掩臀,偶然一蹲,动至绽裂,或谓是慕西服而为此者。然西人衣服,只求灵便适用,并未见窄瘦如斯,殆于取法之中,进步改良,始创此式。”在注者看来( )A.中西合璧是近代初期服饰变迁的典型特征B.服饰开始由宽松肥大向合身适体的方向发展C.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推动了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D.西式服装的传入对中国服饰的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11.1921年,北京成立电车公司。“京城初次设立电车,谣疑迭起,困难滋多。”京师总商会认为,若势必兴办电车,定需拆毁民房,直接蒙害者既巨,利不敌害,益少损多,名为
7、便民,实则害民。这一现象表明( )A.民国政府不重视交通建设B.新式交通工具安全性低C.商会比较关注民众的利益D.近代化的道路阻力重重12.下图为1952年和1957年中国工农业生产情况(部分)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借鉴苏联的发展模式B.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C.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国民经济布局逐渐优化1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党政机关等社会集团消费额年均约为42.3亿元,而1958年、1959年、1960年分别猛增至56亿元、68.5亿元和81.8亿元。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大力紧缩社会集团购买力的指示》。这主要是为了防止(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