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红楼梦》诗词赏析素材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红楼梦》诗词赏析素材新人教版

ID:39113359

大小:33.4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5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红楼梦》诗词赏析素材新人教版_第1页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红楼梦》诗词赏析素材新人教版_第2页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红楼梦》诗词赏析素材新人教版_第3页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红楼梦》诗词赏析素材新人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红楼梦》诗词赏析素材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红楼梦》诗词赏析《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达到最高峰的标志。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著作,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世人的关注。在清代,就有这样的评价:“开言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红楼梦》研究更是呈现出蔚为大观的盛况。虽然各种红学派别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阅读欣赏之法,大概是一致的。中学生要比较全面地理解《红楼梦》,还是从赏析《红楼梦》诗词入手为最宜。《红楼梦》诗词是《红楼梦》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绝大多数都是融合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之中的。特别是第五回中的判词和曲子,它可以说是小说的总纲,决定了小说的情节和人物的命运。如果读不懂甚或略去不读,那就

2、无法理解《红楼梦》这部倾尽作者心血的巨著,也品味不到阅读的乐趣,更谈不上欣赏小说的文学价值了。以下选出几首诗词与中学生朋友们共享。一、自题一绝(第一回)[原文]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译文]全书写的都是荒唐的话,字字饱含着辛酸的泪!人人都说作者情太痴,谁能理解荒唐中隐含的深味?[赏析]《红楼梦》一书假托是空空道人从石头上抄来,经曹雪芹修改而成,起名为《金陵十二钗》,并题了这首诗,这是小说中唯一一首以作者口吻写的诗。书中故事缘起于一块有了灵性的顽石,这块顽石是女娲补天弃置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以后又有宝玉游太虚幻境、宝

3、玉与凤姐中魔法、宝玉失玉疯傻等情节,因有这些离奇情节,故作者自称为“满纸荒唐言”。作者经历了人世的大起大落,由为人所羡的钟鸣鼎食之家被抄家而跌入“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困境,真实的身份不敢暴露,复杂的内心世界不能流露,只得借曲笔来表达,其中包含着几多辛酸,这辛酸又有几人能理会!这部使曹雪芹“泪尽而逝”(脂砚斋评语)的著作问世二百多年了,又有几人能深谙其味?这一把辛酸泪,要到几时才能拭干?二、西江月?嘲贾宝玉(其一)(第三回)[原文]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4、译文]无缘无故寻来忧愁和悲伤,有时痴呆有时像发狂。纵然生得一副好模样,腹内空空与草包很相像。他失意浪荡不通人情世故,他怕读经书获取功名的文章。他行为不端性情古怪,哪管世人的任意诽谤![赏析]贾宝玉是作者钟爱的人物,但这首诗初读时给人的感觉正像脂砚斋(曹雪芹的朋友所云“笔笔贬宝玉”。实际上,作者是句句赞宝玉。从封建伦理道德标准衡量,宝玉确是个被否定的角色:他身处繁华锦绣地、温柔富贵乡,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本该积极进取,为贾家支撑局面,而不该“寻愁觅恨”。可他厌倦了这种没有自由的生活,厌倦了被人当作“凤凰”的内心孤独的生活。所以从正统思想来评判,他

5、是个受人诽谤的人物。从作者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来看,他厌弃功名利禄,是个心地纯正的真正的人。因此贬语其实是反话。宝玉生得俊美,全家上下象捧凤凰一样地喜爱他,有一次竟然被人认作女孩儿,因此这里的“好皮囊”倒是真话。但“腹内原来草莽”却不可当真,“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试出了宝玉的聪明才智,《芙蓉女儿诔》显露了宝玉的真才实学,再加上宝钗所说“每日家杂学旁收的”等等,种种事情,都否定了宝玉“草莽”。这也正是作者的“痴”处,读者应稍加留意,拨开眼前迷雾,不可被作者表面语言迷惑了。宝玉有才是肯定的,但作者为什么还说他“不通世务”、“怕读文章”呢?原来宝玉怕读的是

6、仕途经济的文章,像《西厢记》那样的书他是非常喜爱的。书中有一回写到宝玉极其为难地去见贾雨村(善于钻营的官僚代表),极其不情愿地去应酬贾政的清客相公之流。诸如此类,可看出他“不通”的是“应酬俗务”。宝玉身上还有一些讨人嫌的毛病,如整天在内帏厮混、替姑娘们遮掩丑事、喜欢吃姑娘们脸上的胭脂等等,种种表现,惹人闲话,样样行为,难合伦理,因此被人诽谤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三、正册判词之一(第五回)  [原文]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译文]可叹她空有乐羊子妻那样的贤德,可惜她空怀谢道韫那样的文才!这一个如白玉带却挂在枯树上,

7、那一个似黄金簪却被积雪深埋。  [赏析]这首诗是写林黛玉和薛宝钗的。薛林二人,一个贵为富家千金,一个丧母寄人篱下;一个城府极深,一个天真率直。两人性情迥然,作者把二人放在一首诗中并提,一方面因为她们在小说中地位相当,一方面也显示了二人共同的悲剧结局。  “停机德”典出《列女传》乐羊子的故事:乐羊子离家求学,学业未成便回家,其妻停下织机,割断经线,以此规劝其不能中途弃学,应求取功名。这句诗隐喻薛宝钗具有妇德,但可惜她没能像乐羊子妻那样影响丈夫宝玉。“咏絮才”典出《世说新语》:有一天下大雪,宰相谢安对雪吟诵道:“白雪纷纷何所似?”他的侄子谢朗答:“

8、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韫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此语深得谢安赏识。后用“咏絮才”赞女子的文才。此处比喻才思敏捷的林黛玉。她的命运是令人同情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