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

ID:39103751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4

关于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_第3页
关于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得到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大众媒体多年来总是以浓厚的兴趣宣传报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某些地方建设的明显发展,然而,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拉大,乡镇的发展现状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农村生活状况逐渐地走进公众的视野,越来越多的媒体和专家以不同的方式对一些落后地区的乡镇、村庄的发展现状表示了担忧,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对多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潮流中受忽略的社会低下层人们群体给予足够的重视,反思我们的农村政策;我虽然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但多年来

2、对农村生活的习惯使得我没有那种强烈的意识去细心体察农村庄的建设状况,这次,我的学校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倡导的关于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任务为我提供了这个动机。那么,在新农村建设号召下的农村建设的现状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农村建设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改善农村的发展状况,落到实处地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呢,带着这些疑问和使命我回到了阔别一年的家乡————广东省雷州市松竹镇东后村,我于2010年8月20——22日在村干部的引导下仔细观察了我所在的村以及附近的几个村庄,询问了一些村民,比较深入地了解了这些农村的民主、教育和生产建设取得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的问题,虽然仅仅调查这几个农

3、村不足于反映全国所有的农村建设中的问题,但作为冰山一角,至少说明我们的农村建设有存在这样的现象,事实上从媒体报道等渠道看来,这样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通过三天的调查,我深刻地了解了近年来家乡的变化同时也发现了现实中存在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十年以来,家乡发生了不少明显的让人振奋的变化。十年前,除了寥寥几户生活好点的人家住上平顶房,极大多数村里人住的都是旧区古老的瓦房或草屋,如今,除了一些老人尚住在旧区,绝大多数村民村民经过多年的积蓄在新区盖上了普通楼房,一些新的楼房也正在忙碌动工中。在我小时候,家乡的路全部都是泥土小路,一下雨便泥泞不堪,经常发生机车陷胎事故,如今村的主干道修起了水

4、泥硬底化,虽然绝大多数的路没有硬底化但至少也比以前改善了。以前由于学杂费高,很多孩子读不起书,不得不辍学在家务农,如今学费免了,每天早上都看到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背着书包上学,热闹的场面让人欣慰。记得小时候每年的文化节的时候,村民们挤在一个拥挤的木筑碉楼里看戏剧表演,今年村里建起了高大文化楼,以后的文化节每个村民都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文化楼大厅里欣赏戏剧了。以前单车在村里都不多见,很多村民出外或者去干农活一般是步行,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摩托车,出外也就方便快捷多了。以前看病难,医生难找,村里没有固定的医疗地点,看病要跑到隔壁村找老中医,八年前开始村里建了医疗站,虽然医疗条件还很有限但比以前方便也先

5、进多了。还有一个变化是是乡亲们的精神面貌,以前的村民们都是早出晚归,早上刚亮就拿着锄头工具带着装着午饭的盒子到田野劳作,晚上天黑了才拖着疲倦的身躯、一副愁容回到家,如今除了播种耕作季节和收割季节看到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平时在村的小卖部总是挤满悠闲、聊家常的人们,所以隔壁的一个邻居老伯伯总是感叹地说:现在的人们轻松了,每天悠闲地发慌,我们那一辈啊那有这样的轻松过。。。。。。但是,由于地区的相对落后,国家政策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村民素质的局限性等原因,村庄的基本设施建设和村民生活状况也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和许多不好的现象。(一)农村基础条件相对较差1、道路较差。村庄道路以砂石路为主,不少道路仅靠

6、简单铺一些红泥沙通行,只有主干道前年靠村民们筹钱加上政府的拨款才修起了水泥硬底化,目前村里尚有砂石路6条,土路4条,总长度达10公里,砂石路长年坑坑洼洼,农民出行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机动车更是难以通行,不仅给群众出行、农户的农副产品交流带来不便,而且还严重影响我村经济的发展。此外,通向农田的大路由于长期受超载车辆辗压,道路坑洼破损严重,仅靠简单修复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农田基本生产条件特别是抗旱排涝能力脆弱。由于农田地处较低,平时下雨时大量的泥沙随着雨水流向农田,由于长期没有疏通水渠,导致近年来塘坝和水渠内淤泥积满,严重影响容量,一遇干旱年景,等待群众的是减产,甚

7、至是绝收。遇上雨水过多的季节,由于排水渠道受大量泥沙的堵塞,雨水无法排向河里,导致水稻浸水过多而减产。此外,部分农田水利设施长期年久失修,设备老化更增加了农民种田的风险。如村里唯一的电灌站始建于70年代,主要零部件严重老化,已无力承担近千亩农田的灌溉任务;附近村的电灌站也始建于70年代,闸门、闸壁严重风化,随时有坍塌的危险,严重威胁着农田的灌溉和排涝。(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慢,产业化经营水平低1、种植结构过于单一,农民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