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小学隔代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小学隔代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ID:39100694

大小:3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4

关于农村小学隔代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农村小学隔代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农村小学隔代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3页
关于农村小学隔代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4页
关于农村小学隔代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小学隔代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农村小学隔代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有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为了发家致富,很多年轻夫妇双双到外地打工挣钱,他们将子女寄养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身边。于是,便出现了时下的热点话题:隔代教育。由于家长(指父母)对其监护往往处于真空或半真空状态,第二家长(指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监护又存在种种不到位和不当之处,所以“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着不少潜在问题和危机,极易产生生活失助、学业失教、行为失控、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倾向。今年九月初,我在全校老师的协助下,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

2、调查结果显示,全校共有学生848人,其中父母均外出打工的竟有321人,约占37.9%。其实仔细想想,这个数据一点也不令人惊讶,且看看每天校门前接送孩子的人群,每次家长会的出席人员,我们都应清楚的认识到,隔代教育现象在农村小学已相当普遍。因此,我觉得关于隔代教育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探讨问题根源,寻求解决方案。  二、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原因分析  本学期,我首先对自己所任教班级五(2)班35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题集中在学生的生活习惯,待人对物的态度,以及理想等内容上,具体试题如下:  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五(2)班全体学生日期:20

3、06、9  (1)你平时干家务活吗?()干了哪些?_________?  (2)你觉得父母是否应该每天给你零花钱?()你一天花多少钱?_  (3)你觉得自己现在监护家长疼你吗?()他们怎样关心你呢?_________________  (4)你自己现在监护家长关心你的学习吗?()他们经常指导你的学习吗?____________  (5)如果在你有困难时,他(她)没帮你,现在他(她)有需要,你会帮他(她)吗?()为什么?_  6)你希望将来干什么工作?____为什么?________  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我将班中学生分为“隔代教育”和“非

4、隔代教育”两类(班中共有学生35名,其中父母均在外打工的有17人。)。结果发现,接受隔代教育的学生普遍缺乏生活能力,缺少爱心与进取心,但却非常追求物质享受,他们的的第二家长(指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他们的学习关注只停留在问问考试得多少分,他们学习上遇到的难题基本上没有人来辅导。据统计,对于第6题的作答,“隔代教育”的学生竟有10人希望将来做老板,原因是可以赚很多钱,过舒服的日子,达到了59%,而“非隔代教育”的学生想做老板的人只占17%,更多的是希望将来当教师、科学家、警察等。再如对第5题的作答,“隔代教育”有47%的学生表示不帮,而“非

5、隔代教育”的学生只有3人不愿帮。对于其它题目的回答,两类学生的差异也很明显。之后,我又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大同小异。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很大一部分接受隔代教育的学生思想上存在问题。为了寻找原因,我又采用家访,找学生谈心,召开家长会等方法进行调查。综合结果显示,留守学生的爷爷、奶奶,他们的文化程度、思想认识、生活经历往往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教育子女必然会出现很多误区,主要表现为:  (一)生活上用物质的全部满足代替对孩子的全面教育。  现在,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孩子们的生活需要扩大了,他们的父辈们认为自己没有亲自照顾,觉

6、得欠了孩子的,于是时不时地给家里寄钱、寄物,想以此来提高孩子的“生活标准和学习成绩”,寄托自己的思念,甚至明知孩子的要求是无理的,也不加以阻止。他们喜欢回忆自己童年时代的苦难,以此为鉴,因而加倍地向孩子们身上倾注关爱之情。如我班男学生孙文庆,他拥有皮鞋、皮衣、复读机,学习机,生活条件非常好,可他学习成绩却不如人意,整天只想着玩,根本无心学习。对这样的孩子,满足越多,他越不满足,离长辈的要求相去越远,对他们的物质满足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了南辕北辙之事。这种一味的满足,久而久之,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缺乏接受挫折的能力,将来走出社

7、会,他经受风雨的能力就必然比别人差。  (二)在心理上,老一辈对孩子们的期望值过高。  俗话说:“自家的孩子怎么看怎么好。”老一辈不能实事求是地看待孩子,总认为自家的孩子应该比别人有用。由于目标过高,不切实际,结果孩子们根本达不到。既然根本无法达到的事,谁还愿意追求呢?我班有一个女孩子张仁凤,天赋不算好,但在四年级第二学期时,考了一次比较好的成绩。从那以后,她的爷爷奶奶要她每次考试至少保持全年级前三名,结果五年级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就落到十几名,后来每况愈下,可他的爷爷奶奶还是一味的啰嗦唠叨。如果孩子的目标难以实现,容易使他们丧失进取之心,

8、抛弃远大的志向和理想。  (三)在观念上,有少数老人对孩子过于偏袒,迁就和溺爱,不分是非曲直。  一些老人的糊涂认识,导致学生养成极端自私狭隘的心理,粗暴任性的性格,遇到争端,他们总是先下手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