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教案)

伟大的悲剧(教案)

ID:39077104

大小:7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4

伟大的悲剧(教案)_第1页
伟大的悲剧(教案)_第2页
伟大的悲剧(教案)_第3页
伟大的悲剧(教案)_第4页
伟大的悲剧(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伟大的悲剧(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1伟大的悲剧主备人:汤敏敏设计意图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伟大的悲剧》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通过不同题材的学习,培养学生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和为所热爱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新课标中重点提出,要让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品味关键词句,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突破这一难点,达到深刻阅读体验的目的。【教材简析】]《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课文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已经捷足先登,只好无奈但又十分坚毅地踏上

2、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地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本单元选这篇文章正是要让学生感受这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强烈的团队意识,突现悲剧的不同凡响的意义,使读者心灵受到震撼。教学过程中我想以这些震撼人心的细节为重点,抓住“悲剧”和“伟大”两个中心词深入分析,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和体会斯科特队员的伟大高贵的品质,并在阅读中逐渐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能在快速阅读课文

3、过程中,理生字难词,抓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2)、情感体验:分析何是“悲剧”,何为“伟大”,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3)、思想领悟:体味探险悲剧中所包含的人类精神,探讨何为真正的英雄,并从中有所思索【教学重点】(1)、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2)、理解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及作者所表达的颂扬之情。【教学难点】(1)、联系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关于南极探险视屏资料【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

4、,导入课文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三幅图片(课件)。师:(1)6三幅科学探索悲剧图片,简洁郑重语言解说,以此导入课堂学习,创设凝重、沉思的气氛,建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以此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这是1986年1月28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73秒后突然爆炸时的情景,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2)这是2002年北大科考队和登山队攀登希夏邦马峰时的照片,队员不幸遭遇雪崩,5人遇难。(3)这是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即将返回地面前夕解体时的照片,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师:在人类科学探险的道路上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太多太多了

5、,人类科学探险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这一切从未阻止过人类继续探索的脚步!二、初读课文,熟悉内容有人说: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天下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插入对南极气候的介绍)在南极洲有一个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的科学实验站,这是为了纪念最早到达南极的两名探险家:挪威的阿蒙森和英国的斯科特,但隐藏在这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却是那样撼人心魄,。你想了解他们的有关事迹吗?(课件显示“南极版图”,突出南极点科学实验站的名称“阿蒙森---斯科特站”)教师介绍这个站名的来历,引出课文和人物,并趁此介绍两位不同命运的英雄(一)资料助读多媒体显示:茨威格(1881~1942),奥

6、地利作家。出身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魏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从事外国文学(主要是诗歌)的翻译工作。战争爆发后,发表了反战剧本《耶雷米亚》,在瑞士与罗曼•罗兰等人一起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1919年后长期隐居在萨尔茨堡,埋头写作。1928年应邀赴苏联,与高尔基结识。1938年流亡英国,并加入英国国籍。1941年到达巴西。1942年2月23日与妻子一起在里约热内卢附近的佩特罗波利斯自杀。茨威斯的主要成

7、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茨威格一身正气,怀着良知,为人世间的苦难,写下了无数充满同情、动人心魄的壮丽篇章。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他一生追求的理想是人道主义和精神自由。出于人道主义的立场,赞美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仁爱和宽恕,厌恶资产阶级的尔虞我诈、虚伪和冷酷。(二)诵读感知,把握文意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故事情节。(要求标示段序并结合注释疏解疑难字词)6遵循叙述类文体阅读规律,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并复述,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又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思维能力。整体感知文章后,再切入内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