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索动物门》PPT课件

《脊索动物门》PPT课件

ID:39075550

大小:883.01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6-24

《脊索动物门》PPT课件_第1页
《脊索动物门》PPT课件_第2页
《脊索动物门》PPT课件_第3页
《脊索动物门》PPT课件_第4页
《脊索动物门》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脊索动物门》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脊索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内部构造比较脊索(notochord)是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由原肠背侧的部分细胞离开肠管,成为中胚层而形成的棒状结构。位于身体背部、消化道上方、神经管的下面。脊索既结实又有弹性,故能支撑身体。低等脊索动物种类终生具有脊索,有的种类仅在胚胎和幼体存在脊索,高等的种类脊索只出现在胚胎期,成长时即被脊柱(vertebralcolumn)取代。背神经管(dorsaltubularnervecord)位于身体背部脊索(或脊椎)的上方的管状结构,来源于外胚层。高等动物种类的背神经管前方分化为脑(brain)、后段成为脊髓(spinalcord)。咽鳃裂(pharyngeal

2、gillslits)位于咽部两侧,左右成对,是消化管前段的两侧裂开与体外直接相通而形成的裂孔,内有咽鳃(gill)。低等脊索动物咽鳃裂终生存在,是呼吸器官;高等种类只见于胚胎或幼体,随后完全消失。圆口纲可根据口的构造、鳃囊数目等特征而分为二目。七鳃鳗目(Petromyzoniformes),具吸附型口漏斗和角质齿;头部具1对眼,鼻孔位于两眼之间稍前方。背鳍发达。鳃囊7对。由于具有7对外鳃孔和1对眼,故俗称为八目鳗。卵小,幼体期长,发育经变态。海、淡水均产均,我国的七鳃鳗都分布在东北地区,包括有东北七鳃鳗(Lampetramori)、瑞氏七鳃鳗(L.reissnei)和日本七鳃鳗(L

3、.japonicus)。盲鳗目(Myxiniformes),无口漏斗,具2对吻须和1-2对口须。眼退化,埋于皮下。鳃孔1-16对。雌雄同体,雄性先发育,卵直接发育而不经过变态。均海产,通常穴居海底泥沙中,常通过鱼鳃进入体内,咬食内脏和肌肉。如蒲氏粘盲鳗(Eptatretusburgeri),外鳃孔6对,分布于我国东海、黄海。脊索动物起源的假说环节动物假说(annelidhypothesis):认为脊索动物起源于环节动物。理由:两类动物都是两侧对称和分节的,都有分节的排泄器官和发达的体腔,都是密闭式的循环系统。如果把环节动物背腹倒置,则腹神经索就和脊索动物的背神经管的位置一样,心脏的

4、位置以及血流的方向也与脊索动物相同。但是,环节动物背腹倒置以后,口在背侧,脑在腹侧,这些位置显然与环节动物不同;而且,脊索、鳃裂以及胚胎发育等方面存在差异。目前该假说已被大部分学者遗弃。棘皮动物假说(echinodermhypothesis):认为脊索动物起源于棘皮动物。理由:棘皮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属于后口动物,且以体腔囊法形成体腔,与脊索动物相同。另外,棘皮动物的幼体—短腕幼虫和半索动物的幼体—柱头幼虫在形态结构上相似,半索动物是处于无脊椎动物与脊索动物之间的过渡阶段。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也证明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其肌肉都含有精氨酸和肌酸,而其他无脊椎动物仅含有精氨

5、酸,脊索动物仅含有肌酸。大部分学者认可该假说。原始无头类原始有头类尾索动物、头索动物原始脊椎动物原始无颌类(圆口纲、甲胄鱼)原始有颌类(zhou)脊索动物的祖先:推想是一种蠕虫状的后口动物,它们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鳃裂。该类动物称为原始无头类。骨甲甲胄鱼:不具上下颌,身体前部大多覆盖有坚硬的大块骨甲。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化石脊椎动物。盾皮鱼类(placoderm)的体外通常被有盾甲,由此而得名。有颌(有典型的下颌和与头骨愈合在一起的上颌),有成对鼻孔,偶鳍和歪型尾,骨骼为软骨。它是在志留纪与泥盆纪时期,沿着和早期的鲨类与硬骨鱼类不同的进化路线发展起来的有颌脊椎动物。随着泥盆纪的结束

6、而退出历史舞台,只少数延续到二叠纪。盾皮鱼类的胴甲鱼(Pterichthyode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