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066761
大小:1.40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6-24
《上第六单元29课《湖心亭看雪》(教学课件)柳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心亭看雪张岱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走近作者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湖心亭看雪》即选自《陶庵梦忆》。张岱出身于官宦之家,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山中,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生字注音拥毳()衣雾
2、凇()沆砀()()铺毡()打更()......cuìsōnggēngzhānhàngdàng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翻译课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这一天初更以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上下全白了。湖上(
3、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4、,更有痴似相公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赏西湖雪景找出描绘西湖雪景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并说说其妙处。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总写特写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是指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简洁质朴、不加渲染、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的形象。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白描用于写景,抓住景物的特征,只需几笔就可
5、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教你一招使用白描的妙处使用白描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意境全出,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写作背景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比较阅读: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
6、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手法,景人相映;而《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在表达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有话要说学了此文后,你肯定有很多话要和作者说,请以“张岱,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文章,50字左右。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曹雪芹《红楼梦》【当堂测试】1、解
7、释下列括号字的含义。(1)湖中人鸟声俱(绝)(2)上下(全)白(3)(焉得)(更)有此人(4)余强饮三大(白)别2、翻译下列句子。(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这篇写景散文在写景的同时,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作业A层:完成目标1、2、3、5、9、12B层:完成目标1、2、3、5、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