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和群落》PPT课件

《种群和群落》PPT课件

ID:39023932

大小:3.23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6-23

《种群和群落》PPT课件_第1页
《种群和群落》PPT课件_第2页
《种群和群落》PPT课件_第3页
《种群和群落》PPT课件_第4页
《种群和群落》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种群和群落》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种群: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1.校园内的所有的树木2.操场上的全部狗尾巴草3.仁中的全部鸟4.一片农田的全部东亚飞蝗5.方圆池中的全部雄性金鱼6.非洲草原和内蒙古草原的全部狼群7.一窝白蚁第一节种群的特征一、种群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逐个计数法(数少,个大)抽样调查法(分布范围大,个体较)黑光灯诱捕法:适用于具有趋光性的昆虫1.种群密度: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①范围:常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2、如昆虫卵、蚜虫、蚯蚓、跳蝻等)②注意:随机取样③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④计数:样方内部+相邻两边和顶点样方法标志重捕法①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②方法:捕捉→标记→放回→重捕→计算③计算方法:总数中标记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相等N(总数)m(重捕中标志数)M(标志数)n(重捕数)=❀调查某种鸟类的密度,第一次捕捉了20只并全部标记,第二次捕捉了25只,其中被标记有5只,请问这一个地方大概有多少只这种鸟?2.出生/死亡率和迁入/迁出率3.年龄组成: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3、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4.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老年(丧失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幼年(尚无生殖能力)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均匀型随机型集群型(最常见)人类、社会性动物农田等人工种群草地中的蒲公英二、种群的空间特征练习:1.某同学采

4、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记数,下面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对样方中该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A.5个B.14个C.11个D.8个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人老龄化阶段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由于微甘菊人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看一看第2节种群的数量变化1s=20miny=2n一、建构种群增长的模式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曲线图、数学方程式一

5、般步骤①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②做出合理假设;③根据实验数据,用数学形式表达;④检验或修正。y=2n条件(理想条件):①食物、空间充裕②气候适宜③没有敌害数学模型:Nt=N0λt自然界的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状态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型。(连续增长,呈指数型)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紫色恶魔一般出现在实验室细菌培养或外来物种入侵的初始阶段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条件:食物、空间有限(

6、存在环境阻力)特点:先增加后稳定在K值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也称环境容纳量。t0t1t2K/2K值得应用:①捕捞野生动物在t1之后,捕捞后的数量保持在K/2水平。防治害虫应在t1之前。②保护珍贵物种:提高K值——如建立保护区;控制有害动物:降低K值——如养殖天敌。内因:外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等食物、气候、空间、传染病、天敌等人为控制、环境破坏与污染、滥捕滥杀……1.影响因素2.研究意义①合利用及

7、保护野生资源②拯救和恢复濒危物种③预测及防治有害动物种群数量的波动:下降或消亡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1.在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练习2.下图表示接种到一定容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生长曲线图,图中哪点增长速率最快,哪点达到了环境容纳量A.CB.DC.ED.F五、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原理(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2)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J”型曲线;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

8、呈“S”型曲线。自主阅读课本P68~69用抽样调查法进行酵母菌计数课后调查:回家问一问父辈,近几十年有多少生物已经很少见或消失了,并探究在其背后的原因。~~~呵护地球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2、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假如大鱼大量减少,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怎么变?第三节群落的结构大鱼小鱼小型水生动物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植食性鱼、肉食性鱼、植物等❀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是一个群落吗?❀一个样方是一个群落?一块朽木呢?一个区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